青灯轻剑斩黄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2章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玄桢记,青灯轻剑斩黄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归程的山风突然转急,王三的柴刀 \"当啷\" 落地。谢渊接住老人时,掌间触到对方袖中藏着的茶饼碎屑 —— 与第一集验出的火漆成分相同。\"大人... 三...\" 王三的指甲陷入他的掌心,浑浊的眼睛映着东方天际线,那里正是宁王庄田的飞檐斗拱。当血珠渗入掌纹,竟在泥污中晕出 \"三千\" 的雏形,与田册中被篡改的尾数暗合。
雾中的马蹄声碾碎了晨露,玄夜卫的锁子甲在雾中泛着冷光。谢渊贴着崖壁屏息,看着为首者蹲身检视王三的尸体,腰间玉牒链的十三节青玉相互碰撞,发出与襄王府密谈时相同的清响。他数着马蹄声渐远,才敢取出竹筒,碎瓷片上的 \"宁\" 字在暮色中泛着幽光,与泥土里的红壤形成刺目的对比。
片尾
暮色如墨,缓缓浸透按察司衙门斑驳的窗棂。谢渊就着摇曳的烛光,将泥土样本平铺在素绢上,银匙在红壤间反复筛动。当茶梗碎屑与火漆残片在琉璃片上重叠,显微镜下的螺旋纹理严丝合缝,他的喉结不自觉地滚动 —— 这不仅是物证的吻合,更是将宁王势力与隐田案彻底勾连的铁证。
指尖抚过掌心结痂的血痕,王三临终时指甲嵌入皮肉的刺痛感似乎还在蔓延。案头《田界勘验图》上,新绘的隐田轮廓正与宗人府玉牒里宁王庄田的标记逐渐重合,烛光跃动间,两道墨线竟组成狰狞的獠牙形状。这种巧合令他脊背发凉,仿佛宁王的阴影正透过纸页,无声地发出嘲笑。
\"大人,玄夜卫动向已查明。\" 暗卫的低语惊破死寂。谢渊展开密报的瞬间,\"宁王私军\" 四字如重锤击在心头。恍惚间,王三浑浊双眼里倒映的东方天际线、茶垄间暗藏的军屯间距、界石底部的 \"宁\" 字残瓷,所有碎片在脑海中轰然拼合。他终于看清,这片看似普通的隐田,实则是宁王私建军屯、积蓄力量的巢穴,那些被篡改的田册数字,正是谋逆野心的具象化呈现。
窗外,庐山云雾翻涌如沸,却再也遮不住谢渊眼中的锋芒。他握紧那片碎瓷,釉面 \"宁\" 字深深硌进掌心,刺痛带来的清醒让他愈发坚定。这场始于田册火漆的追查,早已超越寻常贪腐案的范畴,而是关乎社稷安危的生死博弈。御史的职责,便是要以这微不足道的残片为刃,斩断宗室权贵编织的黑网,哪怕前路荆棘遍布,亦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