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舟自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1章 走出淮水县城,断亲嫁山野糙汉,被夫家宠成宝,横舟自渡,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还跪在地上的韩辛夷,手指紧张地蜷缩起来。

韩老爷的这个问题不难回答。

因为七里村是她的家。

上一世的家。

上一世这个时候,因为连绵不断的大雨,淮水县城下面,好几个村子都遭了灾。

尤其是那些山脚下的村子。

她娘家所在的七里村,就是遭灾的村子之一。

她娘家的屋子,也是这个时候被冲垮的。

所幸房子被冲垮的时候,家里面刚好没人,除了养在圈里的一头猪和十几只鸡被砸死,人没事。

但其他人家就没这么幸运了,被砸死了不少人。

后面她娘没少跟她感慨这事,说幸亏出事的那天,他们去她那里走亲戚了,不然他们怕是也难活命。

娘家那边的屋子被冲垮后,爹娘和哥嫂他们就搬到了大牙湾村和她一起住,她听她娘念叨的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当然记得最清楚。

然而这个原因断断不能说给她现在的这个便宜爹听。

韩辛夷跪在地上,心念飞转。

片刻后,她说道:“女儿也不知道为何,但女儿就是隐约算出了七里村会出事……兴许,是这场天灾中,七里村的伤亡人数最重?”

上一世,一共遭难的,好像有四五个村子。

但只有七里村的灾情被传得最广。

韩辛夷猜测,这应该跟七里村受灾情况最严重有关。

也是让她歪打正着猜中了,这场天灾中,七里村的确是受灾情况最严重的村子。

韩老爷接受了她这个说法,沉吟片刻后,叮嘱她道:“你这种能预知未来的本领,且不可再对旁人提及,尤其是对陆行川,更要守口如瓶。”

要是让陆行川知道,他们韩家是因为知道他将来能位极人臣,权倾天下,他们才将女儿嫁给他,那他们养出来的就不是乘龙快婿了,而是把悬在头顶上的寒刀利刃。

毕竟他打听来的消息中,陆行川已有婚约在身,下半年就要完婚。

据说两个小年轻的感情还挺好。

他女儿要想嫁给陆行川,他少不得还要使用些手段。

其实,不用韩老爷特意叮嘱,韩辛夷也不会对外嚷嚷自己有未卜先知的本领。

她哪里有这种本领。

她不过是因为多活了一世,记得些上一世的事情罢了。

可她记得的这些事情,大多数是围绕着沈玉楼,因为她死后,魂魄一直围绕着沈玉楼转。

……早知道能重生,她当初就该到处多走走,多转转,这样她就真的能未卜而知天下事了。

那她就不需要再依附任何人,自己就能步步登天。

可惜,世上最缺的就是早知道。

韩辛夷心中遗憾地喟叹一声,跟韩老爷保证道:“父亲放心,女儿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父亲,您什么时候去陆家提亲?”

那模样,竟是恨不能马上就嫁给陆行川,毫无大家闺秀的端庄和矜持,礼义廉耻更是抛之脑后。

韩老爷气结,冷声道,“这件事情,你不要再管,我自有主张……尤其不能再用陆行川送你回来这件事要挟他!”

好心之举,反倒成了他们讹诈的理由,他们韩家人还做不出这么没脸的事情。

然而韩老爷的动作实在太慢了,韩辛夷等了一天又一天,从炎炎夏日等到秋风乍起,也没见韩老爷有什么动作。

就好像已经忘了这件事一般。

她好几次在韩老爷面前提起,换来的却是一顿呵斥。

“急什么?让你等着,你就给我等着!”

或者是:“那陆行川,将来既能有那样一番成就,想必不是什么蠢笨之人。收拢这样的人,我们不能操之过急。”

总之就是一句话:等。

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就这样又等了十来天,眼看着秋试就要到了,赵宝珠愈发的忙碌,每天挖空心思的给陆行川准备吃食。

“我大哥说了,别看读书人不用下地干活,只要捧着本书写写画画就成了,实际上这才是真的累,费脑子不说,还耗费心神,所以吃食上面一定要跟上去才行。”

赵宝珠一边将吃食往食盒里面装,一边嘘嘘叨叨叨。

那模样,怎么看都像个操心的老母亲,为了自家孩子全力备战高考,操碎了心。

这段时间一直都是这样。

沈玉楼已经见惯不怪了。

她将人往外推:“行啦行啦,赶紧去吧,回来还有一堆活等着你做呢。”

中秋将近,沈玉楼打算顺应时节,做一些月饼出来。

不巧的是会木工活的赵三郎,前两天做活时伤到了手,没办法再拿刻刀帮忙做模具。

沈玉楼原本打算去城里找木匠接单的。

结果赵宝珠却道:“还找什么木匠啊,不就是刻几个模具么,包在我身上!”

她跟赵三郎学过木工活,手艺或许不如赵三郎精湛,但雕刻些模具之类的小东西,还真不在话下。

于是雕刻中秋月饼模具的活,就这样落在了赵宝珠身上。

闻言,她笑道:“知道啦,耽误不了事的!”

说完,拎着食盒便往县学去。

出门的时候,还又顺手拿了几块糕点带去给陆行川吃。

嘴里面还嘀咕道:“行川最喜欢吃这种糕点了,说是甜而不腻。”

沈玉楼瞧着好笑不已,心说这是真把男朋友当儿子养了啊。

她摇了摇头,笑着去厨房准备做月饼的食材。

这个时代的月饼品种还很单一,都是最基础款,馅料以花生仁,核桃仁,芝麻仁,瓜子仁,以及杏仁为主。

也就是后世俗称的五仁月饼。

沈玉楼打算做些冰皮月饼出来。

这种月饼的口感区别于普通月饼的酥脆,口感更趋向于软糯有弹性。

颜色也能多样性变化,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焦黄色。

凡事都以物以稀为奇,沈玉楼觉得,这样的月饼做出来后,应该能再为他们的小饭馆扬一波名。

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们的有间食铺小饭馆,已经在淮水县城开出了五家分店,也是时候往外走一走了。

第二日,沈玉楼做出了第一批冰皮月饼。

她拎着一盒子月饼去找李有福。

李有福拿起一个尝了尝,惊讶道:“这是月饼?我以前从来没吃过这样的月饼!”

就是皇宫里面,好像也没有这样的月饼出现过。

沈玉楼笑了笑,心说这是后世才出现的新式吃法,你当然没吃过没见过。

她说了下冰皮月饼需要用到的食材,已经制作方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寒门崛起:从山村打猎养娇妻开始

夫子

开局大日真经,校花女鬼被炼化

牛气冲天

女儿身暴露后,同窗们夜夜难眠

见糖

直播通万界,给穿越的家人们送福利!

何事惊秋

病骨逢春

折支春山茶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楚庙寒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