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菠萝梅的张浩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章 星甲同辉,纨绔帝业,爱吃菠萝梅的张浩渺,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建安二十八年正月廿四,申时初刻,御书房的铜漏滴答作响。明渊盯着案头的《护生堂布防图》,狼毫在“夜间巡防路线”旁画了个大大的星标——那是按苏国公铠甲的“星痕方位”描的,每颗星对应寿州流民棚的位置,旁边注着:“叔叔的铠甲在寿州走一圈,星星就该亮一圈,虎娃们数着星标睡,不怕夜长。”

小全子抱着卷《定北军夜巡手札》进来,札记边缘还沾着江南的梅香——苏国公昨夜加急送来的,每一页都画着巡防路线图,棚屋位置用朱砂点着,像极了明渊画的星标。翻到最后一页,空白处用剑尖刻着:“陛下标星时,记得避开棚屋西侧——寿州的夜风从西北来,铠甲影子该替虎娃们挡在西侧,就像当年替你挡北疆的雪。”

字迹凹进纸页,带着铠甲的刚劲,却在“替你挡”三字旁,轻轻画了个襁褓简笔。明渊指尖抚过刻痕,忽然想起五岁那年的冬夜,他躲在苏国公的铠甲后,看雪粒子打在甲叶上,却落不进襁褓里——如今他在图上标星,苏国公在实地巡防,彼此隔着千里,却把“挡风雪”的默契,写成了纸上的星与地上的影。

“陛下,楚夫人让人送了护生灯新样。”小全子掀开锦盒,里面躺着盏琉璃灯,灯罩绘着铠甲与龙袍并肩而立的图案,铠甲的星痕处嵌着夜明珠,龙袍的袖角缀着铃铛,“姑奶奶说,这灯要挂在寿州护生堂四角,夜里亮起来,就像陛下和苏国公在守着虎娃。”明渊接过灯,指尖蹭过夜明珠——那是苏国公当年在北疆战场上缴获的,说“要留给陛下缀在护生灯上,比月光暖”。

窗外忽然飘起细雪,灯上的铃铛发出清响。明渊望着灯罩上的铠甲纹样,忽然想起苏国公信里的话:“寿州的虎娃们说,看见铠甲影子就知道‘叔叔在’,看见灯上的星星就知道‘陛下在’——原来咱们的影子,合着就是虎娃们的‘护生墙’。”他忽然在《护生堂布防图》空白处画了幅小画:铠甲影子与龙袍影子交叠,形成个圆圆的护生圈,圈里躺着无数襁褓,每个襁褓角上都缀着铃铛与星痕。

“小全子,把这灯样快马送去寿州,”明渊将琉璃灯小心包好,指尖划过灯罩上自己画的龙袍袖角——那里特意多画了道褶皱,像极了苏国公铠甲的甲叶弧度,“告诉苏叔叔,灯上的星痕要对着西北方,就像他的铠甲永远替虎娃们挡着风口。”他忽然想起苏国公巡夜时的习惯:总要绕着流民棚走三圈,第一圈看棚顶是否漏雪,第二圈查暖炉是否安全,第三圈替虎娃们掖好襁褓角——如今他把这些习惯标在图上,竟觉得每道巡防线,都是苏国公留在雪地上的“暖脚印”。

申时三刻,扬州快马送来急报,封皮上的火漆印里嵌着护生草——是苏国公的“加急记号”。明渊展开报信,首先掉出片冻硬的雪绒草,草叶上凝着冰晶,却在叶脉间刻着“暖”字——正是昨夜苏国公冒雪采来的。报信里写着:“寿州西北风口的流民棚需加固,已按陛下《布防图》将护生灯移至西侧,灯影落处,恰好盖住铠甲巡防的脚印——虎娃们说,灯影和甲影叠在一起时,雪粒子都绕着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八年后必死?看我苟到炼虚灭金丹

天涯月明

枭雄崛起:都重生了谁还做悍匪

青城山下白

虚空异变

太虚古神

异能:双天赋,雷电法王只想摆烂

神龙单神

斗罗:宁荣荣重生,开局双生武魂

杏仁豆花

家里负债,小小农女只想搞钱!

牛肉面多放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