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菠萝梅的张浩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章 霜刃映暖,纨绔帝业,爱吃菠萝梅的张浩渺,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建安二十八年正月廿三,寅时初刻,寿州城的更鼓敲破晨雾。苏国公的玄铁剑横在案头,剑穗上的护生铃随着夜风轻响——那是明渊亲手系的,穗子末端还缠着半片护生布,布角绣着少年歪扭的“安”字。他望着剑身上映出的护生灯影,忽然想起昨夜收到的密信,明渊在信里画了把剑,剑刃旁缀着襁褓简笔,注着:“叔叔的剑除了斩风雪,也要记得替虎娃们挡挡夜路呀——朕画了护生纹在剑鞘上,亮闪闪的,娃不怕黑。”

剑鞘上的护生纹是明渊去年让人刻的,龙形纹路里藏着襁褓轮廓,剑尖处嵌着颗碎银星,正是少年总挂在护生灯上的那种。苏国公指尖抚过剑刃,想起二十年前初抱明渊时,这柄剑刚染过北疆的雪,却在接过襁褓的瞬间,剑穗上的血渍被护生草汁慢慢晕开——如今剑刃依旧锋利,却再没沾过一滴无辜的血,反而在每次巡夜时,剑尖的银星都会映着护生灯,在雪地上投下“安”字的影。

“国公爷,城西流民棚有动静。”亲卫的低语打破寂静。苏国公佩剑出门,靴底踩过明渊让人铺的青砖路——每块砖缝里都嵌着护生草,说“草叶香能驱蛇虫,虎娃在棚里睡觉不害怕”。积雪在剑刃下发出轻响,他忽然听见前方传来孩童的抽噎,见个小丫头抱着襁褓缩在棚角,襁褓角上的“渊儿安”铃铛歪在一边,正是明渊上个月送来的那批。

“不怕,叔叔在。”苏国公蹲下身,剑穗的护生铃随动作晃了晃,小丫头忽然抬头,眼里映着剑尖的银星——那是明渊画的“护生星”,此刻在晨雾里闪着微光,竟让孩子渐渐止住了哭。他伸手替襁褓理正铃铛,指尖触到襁褓布上的针脚——是楚夫人教的“护生十二针”,每道线都在接缝处多缝了两针,像在轻轻抱着襁褓里的小身子,“看,陛下的铃铛在呢,叔叔的剑也在,咱们回护生堂好不好?”

小丫头攥住他的甲带,怯生生地指着剑鞘:“星星……亮。”苏国公忽然想起明渊在御书房说过的话:“以后叔叔的剑,要变成虎娃们的‘亮星星’——他们看见剑穗晃,就知道暖到了;看见剑尖闪,就知道别怕了。”此刻剑尖的银星映着初升的晨光,落在小丫头的襁褓上,竟像把明渊画的星,从纸页上摘下来,缀在了现实的暖处。

回到护生堂时,老郎中正抱着药罐叹气:“国公爷,寿州的护生草药快见底了——陛下寄来的《护生方》里,治虎娃寒咳的雪绒草还差三十味。”苏国公望着案头明渊手绘的《草药图》——少年用红笔圈着雪绒草,旁边画着自己蹲在雪地里采药的模样,注着:“叔叔说雪绒草要长在背阴处,根须沾着雪才灵——朕没采过药,画给叔叔看,别找错了呀。”

晨光透过窗纸,将剑穗的影子投在《草药图》上,剑尖的银星恰好落在雪绒草的位置。苏国公忽然解下剑穗,把护生铃摘下来递给老郎中:“把铃铛挂在草药筐上,陛下说过,铃铛响三声,草药就带着暖了。”他忽然想起明渊幼年总爱跟着他采药,小小的身子裹在斗篷里,举着灯笼替他照路,如今这孩子虽不能亲自采药,却把“暖”藏进了每幅图、每个铃铛、每笔批注里,让他在千里之外,也能替少年完成“护着虎娃”的心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八年后必死?看我苟到炼虚灭金丹

天涯月明

枭雄崛起:都重生了谁还做悍匪

青城山下白

虚空异变

太虚古神

异能:双天赋,雷电法王只想摆烂

神龙单神

斗罗:宁荣荣重生,开局双生武魂

杏仁豆花

家里负债,小小农女只想搞钱!

牛肉面多放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