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m白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5章 琴键上的流金岁月,云麓词心录:白云着,zym白云,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云麓词心录:第二百三十五章.琴键上的流金岁月

第一章 暮春琴房,旧谱新声

云麓山的暮春总带着几分绵密的湿意,梧桐絮如细雪般飘过煜明书房的竹帘时,他正对着一本泛黄的《古钢琴曲谱》出神。书页间夹着半片干枯的枫叶,是去年深秋青砚从山下老年大学带回的——那里的钢琴班正筹划着一场春日雅集,青砚说那些银发学员指尖下的旋律,能让落叶都泛出绿意。

\"煜明兄,可曾听见后山琴房的声响?\"推门声伴随着一串清越的琴音,青砚提着个桐木琴盒站在门口,琴盒边角磨得发亮,露出温润的木纹。\"陈老先生今早练《致爱丽丝》,我在半山腰就听见了,那颤音里竟带着新茶般的清鲜。\"

煜明合上书页,那半片枫叶轻轻落在案上,叶脉间隐约可见细密的琴谱笔迹。\"前几日你说要带我去听琴,\"他起身取过墙上的洞箫,\"可是时候了?\"青砚笑着点头,两人并肩穿过被梧桐絮覆满的石径,远处的琴房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白墙黛瓦间渗出断断续续的琴音,像谁把音符撒在了晨露里。

琴房的木门虚掩着,推开时一阵混合着松香与旧木的气息扑面而来。靠窗的三角钢琴前坐着位银发老人,指尖在黑白键上起落如蝶,正是《琴韵时光》里写的\"指尖轻触音符跳\"。老人身后的长桌上摆着紫砂茶具,旁边散放着学员们的乐谱,其中一页用红笔圈着\"老骥伏枥志犹存\"——那是青砚为他们填的《老年乐韵》。

\"陈老先生,\"青砚轻声问候,将琴盒放在空椅上,\"这位是我的好友煜明,听闻您这儿琴韵悠长,特来请教。\"老人抬起手,琴音戛然而止,转身时眼角的笑纹里还漾着旋律的余韵:\"是青砚啊,快坐。这位先生可是那位写'琴韵悠扬室内,歌声婉转人旁'的词家?\"

煜明一愣,随即想起那首《西江月·老年音乐时光》。青砚曾将词笺送给钢琴班的学员,不想他们竟记得这般真切。他望向墙上的合影——正是文档里提到的鹤岗老年大学钢琴班合影,老人们在画前笑得灿烂,照片下方用小楷题着\"友谊长存永灿\"。

\"老先生过奖了,\"煜明走到钢琴旁,指尖轻触冰凉的琴键,\"方才听您弹奏,竟觉那音符里有岁月沉淀的暖,恰似'心底欢歌岁月酬'。\"陈老先生闻言抚掌而笑,从琴凳下取出一叠手抄乐谱:\"你瞧这页,是李老太君新填的《如梦令》,说我们这些老骨头是'老骥伏枥依旧'呢。\"

乐谱上的字迹娟秀,正是\"室内琴音轻奏,老骥伏枥依旧。乐谱映颜红,岁月静悠相候\"。煜明看着那\"映颜红\"三字,忽然注意到窗边的阳光正透过葡萄架,将斑驳的光影投在乐谱上,红纸黑字被染得透亮,恰如词中景象。青砚不知何时已取出洞箫,对着乐谱轻吹起《如梦令》的旋律,箫声与琴房里的余韵交融,竟生出一种奇妙的和谐。

\"要说这琴韵啊,\"陈老先生往茶杯里续了些热茶,水汽氤氲中他的目光落在窗外的梧桐树上,\"去年冬日有场大雪,王老爷子戴着耳机练琴,那模样倒应了'耳机轻戴韵相跟'。\"他指的是《老年乐韵》里的句子,\"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是怕打扰住院的老伴,便戴着耳机练了三个月,直到她康复出院。\"

煜明望着老人眼中的温情,忽然懂得为何青砚总说这里的琴音有\"人间味\"。那些黑白键上跳动的不只是音符,更是\"乐谱翻开寻旧梦,指尖跳跃觅新痕\"的人生。他想起自己昨夜写的句子:\"艺术人生永不休\",此刻在这琴房里,才算真正读懂了这七个字的分量。

此时又有几位老人陆续走进琴房,银发在晨光中闪着微光。他们熟稔地摆放乐谱,互相问候着\"昨夜练到哪一段\",那氛围像极了《西江月·老年大学情谊》里写的\"鹤岗同窗欢聚,钢琴班内欢颜\"。煜明注意到一位老奶奶正对着乐谱轻哼旋律,嘴角噙着笑,恰是\"妪翁风采韵犹传,岁月峥嵘未减\"的生动注脚。

青砚将洞箫递给一位擅长昆曲的老人,自己则在钢琴旁坐下:\"今日不如合奏一曲《渔舟唱晚》?\"老人们纷纷应和,陈老先生调整着座椅,手指在琴键上试音,那\"指尖轻落华章\"的姿态,竟比年轻人更多了几分从容。煜明站在窗边,看梧桐絮飘进琴房,落在老人的银发上、琴键的缝隙里,忽然觉得这世间最美的乐章,从来不是舞台上的炫技,而是此刻这些饱经岁月的指尖,在琴键上敲出的、带着烟火气的温柔。

第二章 谱中岁月,弦外知音

午后的雨来得缠绵,敲在琴房的青瓦上,如同为室内的琴声打着拍子。煜明帮老人们整理着堆积如山的乐谱,忽然在一本1970年代的《革命歌曲选》里发现了夹页——那是张泛黄的音乐会门票,日期是1978年,地点在鹤岗工人文化宫,正是文档中提到的\"鹤岗同窗\"年轻时的印记。

\"这是我们第一次集体听钢琴音乐会,\"陈老先生凑过来看,指尖轻轻拂过票面上的钢印,\"那时候谁能想到,五十年后我们这群老头子还能坐在一起弹琴呢?\"他的语气里带着感慨,却又透着《老年乐韵》里\"老骥伏枥志犹存\"的昂扬。

青砚正在调试电子琴的音色,闻言笑道:\"我倒觉得,这叫'乐谱翻开寻旧梦,指尖跳跃觅新痕'——旧梦是当年的向往,新痕是此刻的重逢。\"他指的是墙上的合影,老人们在画前笑出的皱纹里,分明藏着跨越半世纪的情谊。煜明忽然想起昨夜写的《西江月》:\"时光静美韵中藏,岁月流金难忘\",这\"流金\"二字,原是指这些被音乐照亮的时光。

雨渐渐停了,葡萄架上的水珠滴落在青石板上,叮咚作响。一位老奶奶抱着个锦盒走进来,盒子里装着她已故丈夫的口琴,琴身刻着\"为人民服务\"的字样。\"他生前总说,等退休了要学钢琴,\"老奶奶的声音有些哽咽,却依旧带着笑意,\"现在我替他来了,也算'相期康健余年'了。\"她指的是《西江月·老年大学情谊》里的句子,说罢便翻开乐谱,用口琴轻轻吹奏起《友谊地久天长》。

口琴的音色清亮,与钢琴的醇厚交织在一起,竟生出一种穿越时空的共鸣。煜明看见陈老先生悄悄抹了抹眼角,却又立刻挺直腰板,在钢琴上为口琴伴奏。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为何青砚说这些老人的指尖\"能让落叶泛绿\"——他们弹奏的不是音符,而是将岁月的风霜化作了绕指柔的温情。

\"煜明兄,你瞧这个,\"青砚从琴凳下取出一本线装册页,封皮写着\"琴韵时光录\",里面贴满了老人们的诗词手稿和演出照片。其中一页是《如梦令·老年琴韵时光》的原稿,旁边用铅笔批注着:\"红乐谱映的不是纸,是我们这帮老东西不服老的心。\"煜明看着那批注,想起上午见到的\"乐谱映颜红\",忽然觉得这\"颜红\"二字,原是指老人们因热爱而焕发出的生命力。

此时阳光穿透云层,照在琴房中央的三角钢琴上,琴键反射出温暖的光。陈老先生提议合奏《茉莉花》,老人们各取乐器,有的弹琴,有的吹箫,还有的轻轻打着节拍。煜明注意到那位用口琴的老奶奶,正对着丈夫的照片轻唱,歌词里的\"花开满园,香也香不过它\",被她唱得温柔又坚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你若不离,我亦不弃!

我家耶耶会点小才艺

短故事快穿:世界扭曲?我来救赎

猫头邪魅一笑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白凤今天不想码字

集群重炮轰杀修仙者

绝望羔羊

重生断渣亲,豪门假千金带飞祖国

云中桑叶

假千金今天也在种田养家

一团丸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