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山药面的枯明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章 肩负的重量,带着签到系统回饥年,爱吃山药面的枯明虚,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省城的冬日,天空是洗练过的铅灰色。寒风卷着零星的碎雪,在行人裹紧的棉袄领口打着旋儿。一辆半旧的军用吉普车碾过覆着薄冰的路面,发出嘎吱的轻响,最终停在了省教育部那栋庄严肃穆的苏式大楼前。
大楼灰黄色的墙体在冬日里显得格外厚重,高大的拱形门廊上方,“为人民服务”五个鲜红的毛体大字在阴沉的天空下异常醒目。门廊两侧,笔挺的卫兵如同两尊沉默的雕像,警惕的目光扫视着进出的人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属于权力中枢的凝重气息。
车门打开,林阳和苏白薇先后下车。林阳穿着洗得发白的深蓝色工装棉袄,外面套了件半旧的军绿色大衣,身形挺拔,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只有那双眼睛,沉静得如同深潭,偶尔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苏白薇则是一身剪裁合体的深灰色呢子套装,颈间围着一条素雅的浅色羊毛围巾,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沉静而专注。她手中拿着一个略显陈旧的牛皮纸文件袋,里面是他们连夜整理好的关于教材审查辅助工具的设计构想和文物特征数据库的初步框架。
“走吧。”林阳低声说了一句,声音在寒风中显得很清晰。苏白薇点了点头,两人并肩踏上高高的花岗岩台阶,推开那扇沉重的、镶嵌着黄铜把手的实木大门。
一股混合着陈旧纸张、油墨、消毒水和淡淡烟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门厅高大空旷,地面是光洁的水磨石,脚步声在空旷中激起轻微的回响。墙壁上挂着大幅的领袖像和建设成就宣传画。穿着深色中山装或列宁装的工作人员步履匆匆,低声交谈着,脸上带着机关单位特有的、混合着谨慎和忙碌的神情。整个空间弥漫着一种严肃、高效而又等级分明的氛围。
两人在传达室登记后,被一位面容严肃的中年女干事引领着,穿过长长的、光线略显昏暗的走廊。走廊两侧是一扇扇紧闭的深色木门,门上钉着小小的黄铜铭牌:计划处、高教处、基教处……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这个庞大教育机器上不可或缺的齿轮。偶尔有门打开,传出电话铃声或是严肃的讨论声,又迅速合上。
最终,女干事在一扇标注着“教材审查委员会主任办公室”的门前停下,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一个略显低沉但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
推开门,办公室比想象中宽敞明亮。巨大的落地窗正对着一个萧瑟的小院,几株光秃秃的梧桐树枝桠映在玻璃上。靠墙是顶天立地的深色木质书柜,塞满了各种书籍、文件和卷宗。宽大的办公桌后,坐着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黑框眼镜的老者。他穿着深灰色的中山装,领口扣得一丝不苟,面容清癯,眼神锐利,透着一种久居上位的沉稳和洞悉世事的沧桑感。正是省教育厅教材审查委员会的主任,吴主任口中那位“上面”来的秦主任。
秦主任抬起头,目光如同探照灯般落在林阳和苏白薇身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他没有起身,只是抬手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两张硬木沙发椅:“林阳同志,苏白薇同志,请坐。”
“秦主任。”林阳和苏白薇同时微微颔首致意,依言坐下。沙发椅很硬,坐上去并不舒服。
办公室的门被女干事从外面轻轻带上,隔绝了走廊的声响。室内只剩下窗外呼啸的风声和桌上老式座钟沉稳的滴答声。
秦主任没有立刻说话,他拿起桌上的紫砂茶杯,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口,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两人。那目光仿佛有重量,沉甸甸地压在林阳和苏白薇的肩头。林阳能清晰地感受到对方身上那股无形的威压,那是一种源于深厚阅历和绝对权力的气场。他坐得笔直,目光坦然迎向秦主任的审视。苏白薇则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双手交叠放在膝上,姿态沉静而端庄。
“张部长跟我详细介绍了你们的情况,”秦主任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特别是这次教材审查工作,你们敏锐地发现了重大问题,并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方案。”他的目光扫过苏白薇放在膝上的文件袋,“尤其是关于技术辅助审查工具和文物特征数据库的构想,非常有前瞻性,也切中了当前工作的要害。”
他的语气带着肯定,但林阳和苏白薇都听得出,这仅仅是开场白。真正的“邀请”尚未发出,而这份邀请的重量,恐怕远超他们的想象。
“思想文化阵地,是关乎国家未来、民族魂魄的根本重地!”秦主任的声音陡然加重,带着一种沉重的使命感,“教材,就是这片阵地上的‘弹药库’和‘播种机’!它直接决定着下一代人脑子里装什么,心里信什么,脚下走什么路!”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上敲击了一下,发出笃的一声轻响。
“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险恶的渗透!敌人用最柔软的笔触,在最天真的心灵上,刻下最危险的烙印!这给我们敲响了振聋发聩的警钟!”秦主任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如同两柄寒光闪闪的匕首,“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仅仅堵住漏洞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重建!要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这需要最优秀的头脑,最坚定的信念,和最无畏的担当!”
他停顿了一下,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注视着林阳和苏白薇,仿佛要将他们彻底看穿:
“林阳同志,苏白薇同志,经教育部党组研究决定,并报请上级批准,正式邀请二位,加入国家新一版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修订与教材编审核心专家组!并特别委任二位,负责牵头构建‘国家文化教育资源安全审查与防护技术平台’项目!”
“国家核心专家组?技术平台项目牵头人?”饶是林阳和苏白薇早有心理准备,此刻听到如此明确的任命和如此宏大的项目名称,心头依然如同被重锤狠狠撞击了一下!这不仅仅是参与地方审查,这是直接进入了国家层面教育工程的最高决策和技术攻坚核心圈!其分量之重,责任之大,远超他们之前的预估!
“这个平台,”秦主任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也带着沉甸甸的期望,“将整合你们提出的技术辅助审查工具、文物特征数据库、信息共享网络、基层守护体系等多个关键模块!目标是打造一个覆盖全国、贯穿教材编撰、审查、出版、使用全链条,并能对潜在文化安全风险进行智能预警和快速响应的国家中枢系统!它将是我们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守护思想文化阵地、扞卫民族精神根脉的‘定海神针’!”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对着两人,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和光秃的树枝,声音带着一种穿透历史的凝重:
“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项关乎国本的政治任务!我们面对的是无形的硝烟,是精心的伪装,是根深蒂固的渗透!每一本教材的编审,每一个字符的敲定,每一个技术模块的设计,都可能影响亿万孩子的未来,影响民族的走向!”他转过身,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两人身上,“组织上信任你们的能力,更信任你们的立场!这份担子,你们,敢不敢接?能不能扛?!”
办公室内一片寂静,只有座钟的滴答声和窗外风雪的呼啸,仿佛在为这历史性的托付奏响沉重的背景音。
林阳感觉自己的心跳在胸腔里沉稳有力地搏动,血液奔涌。他看到了秦主任眼中那份沉甸甸的信任,更看到了那信任背后所代表的、一个民族在文化觉醒和思想保卫战线上背水一战的决心!签到系统赋予他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能力,此刻仿佛找到了最沉重、也最有意义的落点!这不是个人的机遇,而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是守护那些如同小雨一样清澈眼眸的责任!
他深吸一口气,冰凉的空气带着纸张和油墨的味道涌入肺腑。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缓站起身,目光如同磐石般坚定,迎向秦主任那充满压力与期望的视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