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山药面的枯明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章 王家庄的轰动时刻,带着签到系统回饥年,爱吃山药面的枯明虚,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的亲娘咧!缝纫机!蜜蜂牌的!”
“老王家这是发了啊!”
“林阳这小子真有本事!才进城多久啊!”
“啧啧,这得多少票多少钱啊?粮站老王家老大(指大舅王建国)也弄不来吧?”
“快看快看,还有机头呢!全套的!”
惊叹、羡慕、难以置信的议论声浪几乎要把小小的院落掀翻。孩子们挤在大人腿缝间,好奇地看着这个绿色的“大铁疙瘩”,不明白它为什么能让大人们如此激动。
林阳知道,最关键的解释时刻到了。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周围的嘈杂,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娓娓道来:
“姥姥、姥爷、大舅妈、三舅妈,还有各位叔伯婶子,”他环视了一圈,“这东西是缝纫机,没错。大家别惊讶,听我说。这不是我买的新的,是厂里后勤仓库清理出来的‘处理品’。”
他顿了顿,指着机身侧面一个极其微小、不仔细看几乎发现不了的、像是被硬物轻轻磕碰过留下的一点点漆面瑕疵(这是他刚才用空间里的工具临时“加工”的):“瞧这儿,运输的时候箱子没弄好,磕了一下,掉了点漆。厂里领导嫌难看,当残次品处理了。正好,我前阵子帮那位领导解决了个他特别着急的私人麻烦,人家记着情呢。知道我家在农村,条件不好,就半卖半送给了我,算是答谢。就收了二十块钱成本费,外加五斤全国粮票。”
二十块钱!五斤全国粮票!
这个价格报出来,再次引起一片低呼。虽然对于普通农户来说,二十块钱加五斤珍贵的全国粮票也是巨款,但相对于一台全新缝纫机动辄一百多块还要加上几十张工业券的天价,这简直是白捡!而且“残次品”、“帮领导忙”、“人情”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在这个讲究关系和“内部处理”的年代,显得异常真实可信。
“哎呀呀!阳子你可真是遇到贵人了!” 大舅妈张桂兰一拍大腿,脸上的震惊瞬间被巨大的狂喜取代,看向缝纫机的眼神如同看着金元宝,“这点小磕碰算啥?一点都不耽误用!二十块钱?值!太值了!”
“阳子有出息!会办事!” 三舅妈李秀英也激动得眼眶发红,看向林阳的目光充满了感激。
姥姥王周氏抚着胸口,连声念叨:“菩萨保佑,菩萨保佑……我外孙有本事,有福气……”
姥爷王老栓重重地“嗯”了一声,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罕见的、欣慰的笑容,看向林阳的眼神充满了赞许和骄傲。
邻居们的议论风向也瞬间变了:
“我就说嘛,阳子这孩子打小就机灵!”
“帮领导忙?那领导肯定是大官!阳子攀上高枝了!”
“二十块钱换台缝纫机,老王头家这是烧高香了!”
“以后做衣服可方便了!桂兰、秀英,你们有福了!”
林阳看着家人激动的神情和邻居们羡慕的目光,心里松了口气。第一步,成了。这台缝纫机带来的震撼与轰动,远超他的预期,也成功地在王家庄,在他最在乎的亲人们心中,再次确立了他“有本事”、“能弄来好东西”的形象。它不再仅仅是一台机器,而是一个象征,一个希望,一个属于王家的、在艰难岁月里悄然崛起的小小火种。而这轰动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