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2集:新挑战:环保要求达标,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好仃站在厂区的主干道上,手里握着刚收到的一份环保局通知复印件。风吹得纸边哗啦作响,他眯起眼看了几行,又低头看了看脚下的水泥地。那上面还残留着昨天下雨后没干透的水渍,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像是一条条细小的河流。
“刘哥,会上说你打算牵头搞这个环保的事?”阿梅快步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叠资料。
“嗯。”他把通知折好塞进口袋,“这事不能拖。”
阿梅点点头,翻了翻手里的文件:“我刚才整理了一下厂里过去几年的环保检查记录,发现废水处理池那边有两次提到过渗漏问题。”
“哪两年?”
“19年和22年。都是口头提醒,没有正式处罚。”
刘好仃皱眉:“那就是说,他们早就知道有问题。”
两人走到办公楼前,电梯口已经有人在等。王姐见他们来了,递来一个眼神:“财务那边不同意拨款,说是今年利润不高,能省就省。”
“省不了。”刘好仃淡淡地说,“要是真被罚了,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王姐叹气:“我知道,但他们就是不听劝。”
电梯门开了,三人走进去。镜面墙上倒映出他们的身影,阿梅看着自己略显疲惫的脸,忽然问:“刘哥,你怎么看这次环保升级?”
“跟物流优化差不多。”他说,“先摸清楚问题在哪,再一步步解决。关键是不能等别人来找我们。”
电梯停在三楼,会议室门口已经站了几个人。财务主管老陈正靠在墙边打电话,声音压得很低:“……不是我说,现在做这些事太早了,政策还没落地呢。”
刘好仃没说话,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走进会议室。
会议桌已经摆好了投影仪,屏幕上是《深圳市工业污染整治专项行动通知》的扫描件。刘好仃拉了张椅子坐下,翻开笔记本,开始记录管理层的意见分歧。
“我觉得现阶段最重要的是维持生产稳定。”老陈开口,“环保改造可以缓一缓,等行情好转再说。”
“问题是,”刘好仃抬眼,“我们不知道‘行情’什么时候好转,但环保执法不会等我们准备好了才来。”
“可我们现在拿不出那么多预算。”
“我不是要马上投入全部资金。”刘好仃语气平稳,“我是建议成立专项小组,先排查隐患,再分阶段整改。前期不需要大笔支出。”
“排查也得花钱。”
“那就从最基础的做起。”刘好仃翻开之前整理的报告,“比如废水处理池有没有渗漏,设备有没有更新到最新排放标准。这些都是现成的数据,不用额外花钱。”
老陈沉默了一会儿,没再反驳。
王姐趁机补充:“其实很多一线员工对环保规定也不了解,甚至不清楚哪些操作会影响指标。如果能组织一次培训,让大家心里有个数,也能减少后期执行阻力。”
“这个我来安排。”刘好仃点头,“先从班组长入手,让他们带大家学。”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终达成初步共识:由刘好仃牵头,联合安全部门、技术组和一线班组长组成环保达标专项小组,优先排查厂区重点区域,形成问题清单后再决定下一步动作。
走出会议室时,天色已经暗下来。厂区灯光陆续亮起,像是某种无声的信号。刘好仃站在楼梯口,掏出手机看了一眼信息——
【b厂数据又有波动,感知层评分下降,质量合格率回升】
他合上手机,抬头看向远处的天空。城市灯火闪烁,像是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这座玻璃厂。
“刘哥,接下来怎么安排?”阿梅问。
“明天先开个座谈会,听听一线员工怎么说。”他说,“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合规,还要让大家明白,环保不是负担,而是责任。”
阿梅点头,转身离开。刘好仃则站在原地,望着公告栏角落里那张被风吹动的通知复印件。一角卷起,像是随时会飘走。
他走上前,用手轻轻按住它,低声自语:“这事儿,不能再拖了。”
第二天上午,座谈会准时开始。十几名来自不同车间的老员工围坐在休息区的几张圆桌旁,有的端着保温杯,有的抽着烟,神情各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