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赛克斯的千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章 第八章 雾隐孤村,残影余音,乡村教师重生奇遇记,喜欢赛克斯的千幻,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浓雾如同凝固的白色潮汐,沉甸甸地压在湘西莽莽群山之上。林墨驾驶着越野车,在能见度不足十米的盘山公路上艰难前行。引擎低吼着,车灯的光柱在粘稠的雾气中徒劳地刺出两道昏黄的光路,旋即又被更浓的白吞噬。车轮碾过湿滑的落叶和泥泞,发出单调而令人心焦的沙沙声。
车内一片压抑的寂静。秦雨薇蜷缩在副驾驶座上,头靠着冰冷的车窗玻璃,双目紧闭,长长的睫毛在苍白的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她手里依旧紧紧攥着那个清心草药囊,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虽然不再呕吐,但她的呼吸时而短促,时而绵长,眉头紧锁,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教育明灯系统`的状态提示清晰地显示:
【秦雨薇状态:精神污染后遗症(中度)。核心症状:剧烈头痛缓解(持续性钝痛)、幻视残留(间歇性几何光影闪烁)、精神高度敏感(环境噪音易引发惊悸)、深度疲劳。建议:绝对静养,避免精神刺激。】
林墨的神经也如同绷紧的弓弦。落星窟内那幽蓝诡光、震耳嗡鸣、以及李维坠入深渊的绝望嘶嚎,如同烙印般刻在脑海深处,每一次方向盘细微的转动都牵动着肌肉的酸痛和精神的疲惫。他强打精神,一边留意着模糊不清的路况,一边分出一丝心神,沉入意识深处。
`教育明灯系统`的界面在脑海中展开,核心区域被那枚“星引罗盘”的三维投影占据。冰冷的青铜材质、中央微缩的“星瞳”符号、边缘细密的“定星引河洛”铭文,在系统强大的解析力下纤毫毕现。
【深度解析:星引罗盘(残)】
【材质构成:青铜基体(72%),未知高密度星核伴生矿物微粒(17%,具有微弱能量辐射及精神场扭曲特性),其他杂质(11%)。】
【核心符印‘星瞳’:能量感应结构。当前状态:能量反应微弱(0.3单位),与落星窟爆发峰值(侦测记录:峰值超过1000单位)存在巨大落差。推测原因:1. 罗盘本体受损(裂痕导致能量逸散);2. 远离活跃星核节点;3. 缺乏启动\/充能机制。】
【铭文‘定星引河洛’功能推演(基于现有星图拓片及文澜散人笔记残页交叉分析):
* **定星:** 需输入目标星图坐标或能量特征(需《河洛星图秘要》完整算法支持),罗盘核心‘星瞳’符印将产生指向性能量共振,引导使用者定位节点。
* **引:** 高风险操作!推测需特殊法诀或能量媒介激活罗盘,短暂引动\/撬动节点能量。警告:操作不当或节点能量过载将引发毁灭性后果(参照落星窟爆发模式)。
* **河洛:** 核心理论基石,指向宇宙能量网格与大地脉络的映射(河图洛书衍化)。完整秘要应包含能量流动、节点性质、封印\/疏导方法的详细阐述。】
【系统提示:现有数据不足,无法完全激活罗盘‘定星’功能。需补充关键信息:1. 其他星图拓片坐标;2.《河洛星图秘要》核心算法;3. 文澜散人关于‘引’之法的研究记录。】
“果然……没有秘要,这罗盘只能算半把钥匙。”林墨心中暗叹。敌人拿到了拓片,但缺少这关键的“扳手”,想要精准定位其他节点或安全引动力量,难度同样巨大。这算是目前唯一的利好消息。
就在他凝神分析之际,系统突然弹出一条新的、高亮的信息:
【检测到宿主强烈求知欲与当前核心物品关联,满足特定条件。】
【解锁辅助功能:『能量图谱』(初级)!】
【功能描述:消耗教学点,可对宿主接触的、蕴含特殊能量(星核辐射、精神污染源、高强度生物场等)的物品或环境进行短时、局部范围的‘能量场显影’。显影将以可视化光谱形式叠加于宿主视觉感知,辅助识别能量强度、流动趋势及潜在核心点。】
【消耗:100教学点\/次(初级范围:半径3米,持续时间10秒)。】
【当前教学点余额:3120点。】
“能量图谱?”林墨心中一振。这功能来得正是时候!虽然范围小、耗点高、时间短,但在关键时刻,比如追踪残留痕迹、识别危险源头或寻找隐藏线索时,绝对是救命利器!他立刻将注意力投向口袋里的罗盘,意念一动:“系统,对‘星引罗盘’启动一次『能量图谱』!”
【指令确认。消耗100教学点。】
瞬间,林墨眼前的现实景象仿佛被蒙上了一层半透明的滤光片。他手中紧握的星引罗盘在视觉中“亮”了起来!不再是冰冷的青铜色,而是呈现出一种极其暗淡、仿佛随时会熄灭的幽蓝色光晕,光晕的核心正是那个“星瞳”符号,像一颗微缩的、濒死的星辰。几条细微到几乎看不见的、同样色泽的能量丝线,如同呼吸般极其微弱地从“星瞳”中逸散出来,飘忽不定,仿佛在徒劳地感应着什么,但很快就在空气中消散了。而在罗盘边缘的细微裂痕处,幽蓝的光晕明显稀薄黯淡,甚至有丝丝缕缕的黑色“裂纹”在光晕中蔓延——那是能量逸散和结构受损的直观体现。
“果然受损严重,核心能量几乎枯竭……”林墨心中了然,十秒转瞬即逝,眼前的奇异光谱景象消失,恢复了正常的视觉。教学点宝贵,他不敢再轻易尝试。
“林墨……有村子……”秦雨薇虚弱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响起。
林墨抬头望去,只见前方的浓雾中,终于透出几点昏黄的灯火,如同迷失在白色海洋中的孤舟。几栋依山而建、黑瓦木墙的吊脚楼轮廓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一条被踩踏得泥泞不堪的小路从公路边延伸下去,通往那片稀薄的灯火处。
这村子太小了,地图上甚至没有名字,只有几户人家散落在山坳里。林墨将车小心地停在村口相对平坦的空地上,熄了火。引擎声一停,四周只剩下山风吹过林梢的呜咽和浓雾无声的流动,更显得这片山坳寂静得有些诡异。
“你在车上休息,锁好车门。我下去看看,找个能落脚的地方,顺便打听点消息。”林墨对秦雨薇说道,语气不容置疑。她的状态实在不适合再走动。
秦雨薇点点头,嘴唇翕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紧了紧手中的药囊,低声道:“小心点。”
林墨推开车门,冰冷的、饱含水汽的山风立刻灌了进来。他紧了紧衣领,踏上了那条泥泞的小路。脚下的泥土湿滑粘腻,空气中弥漫着柴火、牲畜粪便和植物腐烂混合的、属于深山村落特有的气息。雾气在这里似乎更浓了,几步之外就看不清人影。
村中异常安静,几乎看不到人走动。只有几声零星的狗吠从雾气深处传来,带着警惕和不安。林墨凭着感觉走向最近的一栋亮着灯的吊脚楼。木屋看起来有些年头,木板发黑,散发着潮湿的霉味。
他抬手敲了敲虚掩的木门:“请问,有人吗?”
过了片刻,里面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一个苍老而警惕的声音响起:“哪个?”
门被拉开一条缝,露出一张布满深刻皱纹、如同风干树皮般的脸。是一个穿着靛蓝色土布褂子的老农,眼神浑浊却带着山民特有的锐利和戒备,上下打量着林墨这个明显的外来者。
“老乡,打扰了。”林墨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无害,“我们是进山考察的,车子出了点问题,雾又太大,想在您这里借宿一晚,或者买点吃的热水,价钱好商量。”他刻意模糊了“考察”的内容。
老农的目光在林墨沾满泥泞的裤腿和疲惫的脸上停留片刻,又警惕地扫了一眼雾气弥漫的村口方向,似乎在确认是否只有他一人。他沉默了几秒,才慢吞吞地开口,口音浓重:“外乡人……这个天气进山?胆子不小嘞。”他摇了摇头,但还是侧身让开了门,“进来吧,堂屋坐。热水有,吃的……只有些粗粮糊糊了。”
“谢谢老乡!”林墨连忙道谢,跟着老人走进光线昏暗的堂屋。屋内陈设简陋,正中一张八仙桌,墙角堆着农具,空气中弥漫着烟叶和草药混合的味道。一个同样苍老的老妇人坐在火塘边,默默地看着跳跃的火苗,对林墨的到来只是抬了抬眼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