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章 汉纪四 太祖高皇帝下,双阳插花芯,读点经典,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陆贾经常在刘邦面前讲《诗》《书》里的道理,刘邦不耐烦地骂道:“老子是在马上打下来的天下,哪用得着《诗》《书》!”陆贾反驳说:“在马上能得天下,难道还能在马上治理天下吗?商汤、周武王都是以武力夺取天下,然后用文治来守住天下;文治和武功并用,才是长治久安的办法。以前吴王夫差、智伯、秦始皇,都是因为过度使用武力而灭亡。要是秦朝统一天下后,能施行仁义,效法古代圣贤,陛下您哪能得到天下呢!”刘邦听了,有点不好意思,说:“你试着给我写写秦朝为什么会失去天下,我为什么能得到天下,还有古代那些国家成败的原因。”陆贾就大略地阐述了国家存亡的征兆,一共写了十二篇。每上奏一篇,刘邦都觉得写得好,身边的人也高呼万岁,这本书就被称为《新语》。
后来刘邦生病了,不想见人,就躺在宫中,还命令守门的人不许群臣进来。大臣们像周勃、灌婴这些人都不敢进去,就这样过了十几天。舞阳侯樊哙直接推门进去,大臣们也跟着进去了。只见刘邦独自枕着一个宦官躺着。樊哙等人看到刘邦,都哭着说:“当初陛下和我们在丰、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多么威风啊!现在天下安定了,您怎么这么疲惫啊!而且陛下病得这么厉害,大臣们都很震惊害怕;您不见我们商量国家大事,难道就只想和一个宦官在一起,与世隔绝吗?陛下难道忘了赵高的事儿了吗?”刘邦听了,笑着起身。
评论
这段历史简直就是一部充满权谋、背叛与智慧交锋的“大片”。西汉初期,局势复杂得像团乱麻,刘邦在这权力的漩涡中心,那是一刻都不敢松懈。
韩信之死,让人不禁感叹“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韩信确实有大才,为汉朝打下半壁江山,可就因为一时的贪念和对权力的不满,走上了谋反的绝路,也怪不得落得个灭族的下场。不过话说回来,刘邦对他也确实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韩信的遭遇也让人觉得有点唏嘘。
彭越的事儿同样让人感慨,本来没打算造反,就因为一点误会和下属的告发,就被刘邦和吕后联手给灭了族。栾布为彭越仗义执言,差点被煮了,这也反映出当时功臣们朝不保夕的艰难处境,伴君如伴虎啊!
再看赵佗这边,陆贾靠着自己的口才,成功说服赵佗向汉朝称臣,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战争,这外交手段也是杠杠的。陆贾还趁机给刘邦上了一课,强调了文治的重要性,让刘邦意识到打天下和治天下得两手抓。
刘邦生病不见人这一段,樊哙等人的闯入和谏言,又体现出君臣之间复杂的关系。樊哙这一闹,看似莽撞,实则是对刘邦的关心和对国家的担忧。总的来说,这段历史展现了西汉初期权力斗争的残酷、人性的复杂,以及在动荡局势下,各方势力为了利益和生存的种种挣扎,也为我们理解古代政治的运作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