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6章 清廷惊变,血火盛京(五),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三千纸,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很快,清宁宫便被重重包围,宫墙之外,士兵们手持利刃,如临大敌。
他们本以为多尔衮此刻正卧病在床,身边亲军又损失惨重,拘捕他不过是手到擒来之事,甚至觉得多尔衮应该能明白局势,乖乖投降。
然而,当他们如猛虎般冲进清宁宫后,却扑了个空。
偌大的宫殿被他们翻了个底朝天,每一个角落都被仔细搜查,可就是不见多尔衮的踪影。
直到后来才得知,多尔衮根本就没有回到清宁宫,而是直接出了皇城,一头扎进了正白旗军营之中。
这一消息让众人心中一紧,他们意识到,事情远比想象中要棘手得多,一场更为严峻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
济尔哈朗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他低声说道:
“没想到他竟如此狡猾,这下可麻烦了……”
代善的脸上也布满了阴云,他微微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看来,我们得另想办法了……”
而多铎则握紧了拳头,咬着牙说道:
“他以为躲进军营就没事了?哼,我倒要看看他能嚣张到几时!”
多尔衮神色冷峻,将洪承畴与范文程紧急召集至营帐内。
营帐中烛火摇曳,映照着他脸上那难以捉摸的神情。
他毫不隐瞒,将诛杀豪格的前因后果以及眼下即将面临的严峻局势,一五一十地和盘托出,目光紧紧盯着二人,期待着能从他们口中得到些有用的计策。
洪承畴和范文程听闻此事,顿时瞪大了双眼,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洪承畴降清时日尚短,对局势的认知还不够深刻,虽意识到事情棘手,却仍在努力思索应对之策,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而范文程则不同,他和李永芳一样,早在天命年间就投身后金,对努尔哈赤立下的祖制了如指掌。
他心中暗自一凛,深知此事的严重性。
在他看来,多尔衮诛杀豪格,若单论私人恩怨,即便没有经过大庭议,事后若多尔衮愿意让出一些利益,或许还能勉强平息事端。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多尔衮竟残忍地将豪格满门屠戮殆尽,这一行为彻底触碰了祖制的底线。
范文程脸色凝重,缓缓开口道:
“大汗,太祖立下的规矩,罪不及家人。
您诛杀豪格满门,这绝非简单的利益交换就能解决之事。
如今爱新觉罗氏若还想继续统领女真诸部,树立威严,王爷您……必须以死谢罪啊。
而且,断不能让您自行了断,必须由女真各部共同定罪,依照大清律来处置,方能服众。”
他的话语如重锤般砸在营帐内,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多尔衮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拳头不自觉地握紧,指节泛白。
营帐内陷入了一片死寂,唯有烛火偶尔跳动,发出轻微的噼啪声,仿佛也在为这即将到来的风暴而叹息。
范文程只觉后颈窜起一股寒意,仿佛无数细小的冰针在头皮下游走。
营帐外铁甲碰撞声隐约传来,他忽然意识到,此刻踏入这方营帐,已然成了多尔衮棋盘上的弃子——若局势恶化,他们这些谋士必将被当作同谋,落得个抄家灭族的下场。
恍惚间,李永芳战死沙场时的悲壮、孔有德纵横沙场的豪迈都成了令他艳羡的图景,至少他们的血脉得以存续,家族仍能在汉旗中占据一席之地。
喉结艰难地滚动两下,范文程强迫自己镇定下来,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精光:
\"大汗此举实为英明!
豪格本就是悬在头顶的利刃,早除早安心。\"
他刻意压低声音,忽然话锋一转,
\"只是那科尔沁旗全军覆没之事......\"
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玉佩,
\"您的两位兄弟怕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若他们将这笔血债栽赃到您头上,科尔沁盟主绝不会善罢甘休。\"
营帐内烛火猛地跳动,将他的影子投射在牛皮帐幕上,诡异地扭曲变形:
\"如今科尔沁九旗铁骑蓄势待发,满蒙盟约岌岌可危。
大汗可有把握,在他们举起复仇之剑时,斩断这把悬在脖颈的利刃?\"
洪承畴机械般点着头,目光却仍滞留在案上的舆图,显然还未参透这桩血案背后盘根错节的利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