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3章 宫内端午,三份奏则(三),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三千纸,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五千料的宝船,并非不能造得更大,只可惜,难以寻觅更长的大料做龙骨!
船身长久在水中浸泡,断然不可用榫卯拼接。
若是能找到足够大的龙骨材料,造出五万料的巨舰,也绝非痴人说梦!”
话音落下,他微微躬身,眼中满是自信与期待,仿佛那万吨巨舰已然在眼前破浪前行。
“那么,钢料可以一体成型,做龙骨理论应当可行,只要能够做出模具,是不是可以将钢水浇出龙骨来?
且船体结构也可以一并浇筑,许大匠以为如何?”
朱有建追问着,前世造船厂那些巨舰到底是如何制造的,他真心不知道。
龙国“战忽局”不仅仅是忽悠别的国家,忽悠自己人更是拿手,那些大驱、航母拍摄地就像自家鱼塘里的小玩意。
许大匠神色一怔,额间瞬间沁出细密汗珠,慌忙拱手躬身:
“主子恕罪,以钢料作龙骨这等巧思,老奴此前从未敢想。
待回皇庄,定要即刻与鲁总监闭门研讨,依老奴愚见,若能攻克锻造难题,此事多半可行。
一旦成了,那铁甲舰还真不算登天难事!”
他声音微微发颤,眼底却燃起炽热的光。
自唐宋以来,乃至西洋诸国,造船皆以木为骨,钢铁造舟的念头,似从未有人敢打破。
可经朱有建这般提点,许大匠脑海中已然翻涌起惊涛骇浪——若真以钢为骨,立起高耸入云的巨型高炉,日夜吞吐钢水,何愁造不出惊世巨舰?
华夏匠人自古便有“器大者声必闳”的豪情,若钢料龙骨成真,他们定要造出十万料的海上巨无霸,轮机组百组千组齐驱,在汪洋中犁出一条钢铁航道。
这般遐想令他呼吸急促,双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心中已然盘算着回庄便要画下新图,誓要将这破天荒的构想化为现实。
朱有建眼中笑意盈盈,满是嘉许之色。他素来偏爱与这些懂得变通的大匠们交谈,他们全无迂腐之气,一点即通。
哪怕自己那些在外人听来荒诞不经的“奇思妙想”,在他们这儿也能得到认真对待。
他轻轻颔首,兴致勃勃地开口道:
“许爱卿,你这龙舟当真精妙,依此规格放大打造,必然可行,机轮的设计也颇具巧思。
只是这大桨嘛,若是将船体放大,不仅有碍观瞻,反倒成了累赘。
不知你可曾想过用轮叶驱动?
把轮叶安置在船尾,多设上几组,只要船体经得住水流冲击,速度快慢还不是随心所欲!”
话语间,他双手不自觉地比划着,眼中闪烁着对未来巨舰的无限憧憬 。
许大匠越听,双眼瞪得如铜铃般浑圆,眼底迸发出炽热的光芒。
原来,他这段时日正朝着将风阻转化为驱动力的方向日夜钻研,只是卡在关键之处不得其解。
此刻经朱有建这般随口一提,仿若一道惊雷劈开混沌,瞬间让他豁然开朗!
他心中翻涌如浪——既然风阻能借轮叶化阻力为动力,那船桨又为何不能用桨轮推进?
同样以轮机驱动,桨轮相较桨叶,岂不是更为实用?
要知道,桨叶对材质要求近乎苛刻,一旦在茫茫大海中断裂,根本无从更换;
可换成轮叶,不仅制作难度降低,更换起来更是便捷无比!
想到此处,许大匠激动得浑身微微颤抖,看向朱有建的目光中,满是惊佩与感激。
好似眼前这位帝王是点化迷津的仙人,为他打开了一片全新的造船天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