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8章 九江应对,龙舟盛事(四),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三千纸,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忽然想起万历年间初入仕途,在江南见过的那位老驿卒——那人穷得只剩一件补丁官服,却仍要把月俸分一半给流民。
此刻的皇上多像那驿卒啊,明知内库空虚,偏要拆了自己的銮驾雕梁,给百姓搭个看龙舟的凉棚。
七十年风雨剥蚀的忠直之心,竟在这末世端午,被一缕人间烟火焐得发烫。
\"谢陛下万岁!\"
他的呼声混着永定河的桨声,惊起芦苇丛中一群白鹭。
那些曾在奏疏里被痛批的\"与民争利\",此刻都化作百姓鬓角的艾草、孩童手里的拨浪鼓。
李邦华望着皇帝坐在龙椅上的身影,忽然觉得这龙袍加身的天子,比他见过的任何一位帝王,都更像坐在金銮殿里的\"人\"——哪怕这\"人\"的江山,早已千疮百孔。
朱有建扫过殿内的沉郁面色,忽将闯军南路军覆灭徐州、后金短期内难入关的消息抛出。
他刻意放出汉蒙八旗覆没、清旗折损的细节,末了掷地有声:
\"待贼虏喘息,我大明必能犁庭扫穴!\"
李邦华捏着朝笏的手顿了顿——他早知南路军不过是闯军偏师,后金更不可能因一场败仗伤筋动骨。
但看着陛下眼中灼灼火光,看着王家彦们握紧的拳头,忽然想起年轻时随熊廷弼守辽东,将军们总爱用\"援兵即至\"鼓舞士气。
此刻的\"精神食粮\"虽掺着水分,却像极了寒夜里的半盏残灯,明知照不亮前路,却能让冻僵的人敢往掌心呵口热气。
\"陛下所言极是!\"
太常少卿吴麟征率先起身,袖中仪程图簌簌作响,
\"昔年成祖五征漠北,今我朝必能复振天威!\"
他的声音撞在殿柱上,惊得梁间燕子扑棱棱飞远。
左谕德马士奇望着皇帝腰间晃动的玉佩,那是去年端午百姓献的\"万寿佩\",青玉上还沾着米粒大小的蜜饯渍——原来帝王的\"画饼\",竟比想象中温热些。
殿外忽起大风,朱有建看着臣子们重新发亮的眼神,忽然想起坊间的说书人——哪怕台下只剩三个听众,也要把\"岳武穆直捣黄龙\"讲得热血沸腾。
至于后金何时能灭、闯军是否真败,此刻都化作案头茶盏里的浮末,被君臣共饮的\"必胜\"之词,冲得没了踪影。
殿内气氛诡谲如太极图,臣子们盯着朱有建怀里打盹的猫咪,嘴张得能塞进半拉五锦粽——
李自成殒于宣府是有塘报的,可后金五次入关如剜心之痛,哪是一句\"以后入不了关\"能翻篇的?
李邦华的胡须抖了抖,目光扫过王承恩脸上那抹可疑的喜悦——
御马监统领方正化,东厂督主曹化淳,这些司礼监狠人最近动作频频,难不成真在北边凿出了血路?
猫咪爪子勾住龙袍金线,朱有建却笑得像哄孩童:
\"诸位且看,连猫儿都晓得太平将至。\"
那猫忽然睁开眼,杏瞳映着廊下阴影,倒像是从山海关外刮来的狼眼。
王家彦捏着袖口暗纹,想起去年此刻正跪在文华殿外请饷,当时陛下还在为十船江南云锦与东林党扯皮。
如今却有乱军覆灭的传说在坊间疯长,虽不知真假,却让兵部那些空了半年的军册,忽然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小猫咪跳上御案,爪子踩过\"后金折损\"的奏疏,留下几个浅粉梅花印——比辽东战报上的朱砂红,温柔太多。
王承恩望着殿角漏下的阳光,想起师傅曹化淳昨夜密报:
\"北边的雪,快把建奴的帐篷压塌了。\"
此刻他终于懂了陛下的用意——管他后金是伤是死,先把这\"人屠阎罗镇北疆\"的戏唱足,让满朝文武攥紧的拳头里,先有颗蹦跶的火星子。
猫咪忽然发出呼噜声,像极了东厂诏狱里的刑具轻响,他忽然打了个寒颤:
这世道,怕是真要靠\"凶神\"来守太平了。
内库白银堆积如山,朱有建并不想让他们知道,就让他们以为“端午舟会”,是大明为民的最后一丝叹息好了。
五月初五,宛平县西山下锣鼓掀天。李邦华立于高台,身后王家彦、吴麟征满面红光,十二名力士按刀侍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