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凡照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6章 策反,觉醒农女造反路,子凡照清,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希音微微一笑,轻描淡写的回应道:“不用,直接使用明码发报,据我所知清廷连电报是什么都不知道,没必要为他们多费脑力。
至于有能力截留消息的洋人也远在上海等沿海地区,即便他们想做些什么事情也是鞭长莫及了!”
“是!”
交代让杨嵩留下陪着左宗棠、胡林翼展开工作后,李希音带着杨金娥等将领前往另一个作战室召开战略会议。
……
衡阳城内。
街道上密密麻麻全是兵丁和募集的壮丁,家家户户的居民锁上大门,紧闭窗户,生怕被那些大兵打进门来,气氛空前紧张。
面对屡屡战败的局面,清军阵营士气低迷不振,各营官兵蜂拥聚入城内躲避,造成混乱。
而且,随着义军困城开始,一个巨大的问题困扰这些溃兵:缺粮。
聚集于衡阳的清军仍有十多万,这些部队里八旗军和绿营兵约有四五万,剩余七八万皆为湘军、赣军这些新军。
所谓新军,也就是曾国藩这样的大地主发展而来的团练,其并非国家编制,所需粮饷也大多是自筹,在义军围城之前尚有粮草源源从湖南各地调集而来,那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
但自从义军围城之后,清军粮草问题严重,负责后勤的清政府自然是优先保障和他们一个体制内的八旗军和绿营兵,对于湘军这些乡勇势力开始缩减供应,致使内部矛盾激化。
特别地,由于胡林翼生死不明,其手下的三万多部下群龙无首,也更加收到压迫,不仅被赶去那些危险的地方防守,其粮草更是被克扣殆尽!致使不少士兵逃离大营,自谋生路。
在这种局面下,清军高层却有些麻木不仁,一大批军官游离于酒楼、妓院甚至是大烟馆,进行着奢靡享受,一些将领为了自己的利益更是将士兵视为奴仆,进行剥削压迫,基层士兵和军官的关系越发恶化。
就在这时,义军总部的电文,通过电台发入城内,一夜之间掩藏于衡阳市井中的数百名谍报人员活跃起来,一方面根据左宗棠和胡林翼的名单拉拢两人的旧部,一方面开始通过张贴标语告示和传颂民谣等诸多手段开始宣扬义军政策,鼓动衡阳军民放弃无谓的抵抗,出城投降。
于是,曾国藩早上起来坐轿子去商议军务的时候震惊地发现,整个城内贴满了义军的标语和告示,甚至四处游走的士兵都手里拿着传单,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曾国藩大惊,连忙派人去清剿这些传单,但无奈根本就弄不完。
由于清军连番溃败、粮草断绝和清军将领对其进行压迫,导致大量的士兵开始溃逃,夜里一批又一批的士兵翻出城墙,举着手向义军投降。
仅仅一夜,清军溃逃投降的散兵就达四千人之多,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急忙找到湖南巡抚骆秉章商议对策。
面对如此困局,文官出身的骆炳章不知所措,曾国藩坚持提出,清军如今尚有精兵十余万,只是士气低迷,后勤不足。
所以曾国藩建议骆秉章一面向城中富户筹集粮草,募集丁壮,增强实力,一面集中重兵主动出击,只要打一个小小的胜仗然后宣传一波,自然可以稳住军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