嗒嗒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7章 真心相邀,水煮大明,嗒嗒猪,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勇眼光锐利的看着宋应星,给人感觉诚意十足,见宋应星有些意动,随后骄傲的说道:“不瞒先生,我们金山,已经广泛地推广农肥和农药,这些农用品,显着地提高了田地的收成,至少产量增加了三成。在工业领域,更是取得重大的技术突破,我们发明了车床、钻床、刨床、铣床、磨床等一系列机械之母,这些机械的发明,使金山能够制造出,先生意想不到的物品--如钟、轴承等。在冶金方面,我们已经掌握了水力鼓风炉的高炉技术,炼铁效率极大提高,先生你猜一个高炉日产多少斤铁?”
宋应星皱眉想了想,说道:“3000斤?”
李勇小有得意的,轻轻摇了摇头,说道:“6000斤,6000斤的优质生铁!在纺织行业,我们广泛地采用了手摇八排、十六排、三十二排的纺纱机,纺纱效率和产量直接提升数倍。同时,我们还发明带有飞梭的十六路、三十二路织布机,织布的效率和质量也是提升数倍。在造船方面,我们已经能够制造出长十五丈,宽四丈风帆巨舰,跨越大洋如坦途,可重现郑和下西洋之壮举。此外,我们还能够铸造3000斤重的红夷大炮,发射重达二十斤的炮弹,足以让所有的敌人闻风丧胆。我们还造出了带有转向能力的四轮马车,这些马车载重是传统马车的三倍以上,......”李勇完全控制不住,一通真真假假的大吹,不过,好象他还真是做到不少,今天,在大明牛人面前,李勇的装x非常成功,但是我们必须鄙视他。
李勇沉思了片刻后,又缓缓地开口说道:“宋先生,冒昧地问一句,不知道先生一身的才华,在一次次无用的科举考试上,还要被埋没多久?我金山需要您,我大明百姓也需要您!”
宋应星这人,是明代学霸中的学霸,堪称“全能六边形战士”——农业、手工业、冶金、纺织……没有他不插手的。他对空谈一套、实践一套的“ppt学者”嗤之以鼻,坚持“光说不练假把式”,直接在实验室(田间地头、作坊车间)搞研发。他改良农法、发明“轮轴法”“锻造法”,冶金、纺织技术全被他优化了一圈,堪称“科技创新狂魔”。更离谱的是,他还自学《本草纲目》,硬生生把自己逼成了“医学入门选手”……这哪是学者?分明是“明代斜杠青年”天花板!可惜啊,大明这公司,人才储备爆满,但经营水平拉胯。崇祯老板(统治者)只会压榨人才,不会重用人才,结果这家“百年老字号”最后破产倒闭……宋应星们再能干,老板不发工资、不给资源,再厉害也救不了公司啊!
现代老板学着点——再牛的人才,不给资源、不给支持,最后只能变成“离职名单”里的一员。
宋应星这\"学术界卷王\"最近遇到个有趣的对手——\"半吊子\"的李勇,却聊起天来仿佛开了天眼。这哥俩从种地聊到造火箭(真的,还承诺带宋应星上天看风景),从青铜器聊到环球旅行,宋应星擅长对中国古代文明和技术总结和应用,而李勇则似乎拥有作弊和开挂的能力,他对科技的未来走向有前瞻性的认识。把围观吃瓜群众听得一愣一愣的:\"你们别是偷偷开了挂吧?\"
这边两位\"人间清醒\"打得火热,\"理工学术界卷王\"还有一个人是沈星奕,沈疯子(现在人称\"金山疯王\")已经把实验室烧了三次,每次都是\"理论太超前导致操作失误\";陈子龙、方以智和佛南西斯科算三位\"半卷王\",他们这个领域也有两把刷子...,而最可怕的是,这些都不是顶配——徐光启和孙元化这种\"科技宅男\"在远方疯狂内卷,他们同样是大明科技领域的“顶流”。
经过长时间的深入交谈,李勇终于图穷匕见,诚请宋氏兄弟前往金山,任命宋应星为金山科学院院长,宋应昇为副院长。如果金山成立政府,这就是工部负责人。李勇为宋应星开出了五项丰厚的条件:首先,搬家费1万两;其次,月薪300两(根据一种说法,明朝1两银子相当于今天的300元人民币,相当于月薪10万,这是一份极为慷慨的待遇),承诺年底分红;第三,提供豪宅,三进三十亩的专家别墅;第四,支持科举,如果宋应星坚持明年参加会考,安排海船直送京师,并承诺动用关系,必中!最后,承诺安排专人照料宋氏祖屋,确保返回故乡,一切如旧。宋应昇的待遇条件同等优厚,李奸商也算是拼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