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的毛毛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2章 旋转的泥胚,远古人皇纪,七彩的毛毛虫,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八十一个绳结的末端,还残留着河畔胶泥的冰凉黏腻与新鲜泥土的微腥。沟壑深处,那堆棕红色的“神泥”在篝火微弱的热力边缘,如同沉睡的活物,缓慢地呼吸着地底深处的潮气。草叶如同着了魔,所有的心神都系在了那几件被她视若珍宝、小心放置在避风石板上的泥胎胚胎上——小碗、敞口罐、束颈壶、带盖小瓮。它们湿软的轮廓在昏黄的光线下,如同初生的、脆弱不堪的梦境。
然而,这梦境在严寒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无力。沟壑内湿冷刺骨,篝火的热力根本无法穿透厚厚的岩壁。泥胎阴干的速度慢得令人心焦。一日过去,胚胎表面仅仅结了一层薄薄的、易碎的硬壳,内里依旧湿软如初。草叶忍不住用手指轻轻触碰小碗的边缘——
“啪嗒!”
一声极其轻微的碎裂声!碗沿最薄处,一道细小的裂纹赫然出现!
草叶的心猛地一沉!指尖传来的冰凉触感和那细微的裂痕,如同冰水浇头。她立刻缩回手,再不敢触碰,只是死死盯着那道裂纹,眼中充满了焦虑和恐惧。失败…又要重蹈覆辙吗?攻城塔倾覆震动下的碎裂,难道要在阴干阶段再次上演?
她看向疤脸那边。疤脸用他那只完好的左手,正极其专注地对付着一大团粘土。他不懂什么碗罐,只执着于捏造一把巨大的泥斧胚胎。厚重的斧身,粗短的斧柄,用石刀刻画出简陋的刃口纹路。动作笨拙却充满力量。但即便是这厚实的泥斧胚胎,表面也仅仅是微干,内里依旧是湿软的泥芯。
“太…太慢了…”草叶喃喃自语,声音干涩。时间…时间!穴熊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部落的生机系于这些泥胎能否变成真正的陶器!没有陶器,无法安全煮盐,无法高效储水,无法熬煮草药…一切都无从谈起!
她焦躁地围着那几件泥胎踱步,如同困兽。手指无意识地揉搓着掌心的泥垢,感受着那份粘性与韧性。秦霄昏迷前关于“陶轮”的意念碎片,如同被这焦灼点燃的微弱火星,断断续续地在她混乱的脑海中闪现:
“…手…塑…难…均…形…易…裂…”
(手塑难均形,易裂…)
“…需…借…旋…转…之…力…”
(需借旋转之力…)
“…木…为…基…石…为…轴…”
(木为基,石为轴…)
“…泥…胚…置…于…轴…心…”
(泥胚置于轴心…)
“…手…引…泥…随…转…动…”
(手引泥随转动…)
“…离…心…之…力…匀…其…厚…薄…”
(离心之力匀其厚薄…)
“…快…速…成…形…且…规…整…”
(快速成形且规整…)
“…此…物…名…为…陶…轮…”
(此物名为陶轮…)
旋转?离心力?木基?石轴?陶轮?
这些词汇陌生而玄奥,但“旋转之力”、“匀其厚薄”、“快速成形”这几个关键点,如同黑暗中摇曳的烛火,瞬间照亮了草叶心中的迷雾!原来泥土塑形,竟可以依靠旋转?!让泥胚自己“转”起来,在转动中被拉薄、塑匀?
巨大的震撼之后,是更加狂热的行动!草叶猛地扑向角落,目光扫过堆积的杂物:攻城塔残骸劈下的木板、被穴熊石斧劈断的矛杆、磨制石器的边角料、甚至几块相对圆润的鹅卵石…
“石猴!鹿角!快来!”草叶的声音带着一种被灵感点燃的急切,“找一块最厚实、最平整的木板!要这么大!”她用手比划着直径约莫两步长的圆形(根据秦霄意念碎片中“木为基”的模糊尺寸)。
“再找一根最直、最硬的木棍!要这么长!两头削尖!”她比划着约莫半臂长的直棍。
“还有!找两块最硬、最圆滑的石头!拳头大小!”
命令再次带着草叶式的狂热和不容置疑。石猴和鹿角虽然依旧满心疑惑,但看着草叶眼中那如同篝火般燃烧的光芒,本能地选择服从。很快,一块相对平整厚实的木墩(用石斧费力砍削成近圆形),一根笔直坚韧的硬木棍(两端被鹿角用骨刀仔细削尖),以及两块大小相仿、被河水冲刷得极其圆润的黑色鹅卵石被找了出来。
沟壑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连疤脸也停下了手中的泥斧,独眼带着审视和好奇,看着草叶这古怪的举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