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人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5章 归去,月薪三千的我,给员工发千万年薪,寂寞的人啊,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家沟的奇迹,造福的不只是一个村子。

一个拥有数千名员工(除了李家沟本村村民,寰宇集团还从外地招聘了大量技术和管理人才)的超级工厂和高档社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在李长夜的规划和扶持下,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在社区外围拔地而起。

超市、餐馆、服装店、理发店、快递站……各种业态应有尽有。

李长夜鼓励有头脑、有想法的村民,利用集团提供的无息贷款,自主创业。

于是,一些不适合在工厂上班,但头脑灵活的村民,摇身一变成了小老板。

“李老三烧烤店”开业了,老板正是当年在升学宴上给了李长夜两万块的李老三。

他凭借着精湛的手艺和实在的用料,生意异常火爆,每天晚上都座无虚席。

村里几个手巧的妇女,合伙开了一家“李家沟农家菜馆”,主打地道的本地风味,不仅本村人爱吃,连从大城市来的工程师和高管们,也经常光顾,对其赞不绝口。

这些商业配套的兴起,不仅方便了本村人的生活,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进一步吸收了周边的劳动力。

更深远的影响,来自于人才的“虹吸效应”。

李家沟的巨变,尤其是寰宇药厂提供的优厚待遇和良好工作环境,对周边乡镇的年轻人产生了致命的吸引力。

过去这些乡镇的年轻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去大城市打工。

成为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或者建筑工地上的一块砖。

他们拿着微薄的薪水,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现在,一个全新的、充满希望的选择,出现在了他们眼前。

“去李家沟!去寰宇药厂上班!”

这成了周边所有乡镇年轻人最热门的话题。

刚开始寰宇药厂的招聘,还只针对李家沟本村。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二期、三期项目的上马,巨大的人才缺口开始显现。

在当地官方的积极协调和李长夜的同意下,寰宇集团开始面向周边地区,大规模地公开招聘。

消息一出,应聘者蜂拥而至。

每天通往李家沟的崭新公路上,都挤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年轻人。

他们或骑着摩托,或搭着班车,脸上带着紧张和期待,前往传说中的“梦想之地”。

招聘的门槛并不低,要求至少初中以上学历,并且要通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

但高门槛对应的是高回报。一旦被录用,起薪就是八千块,包吃包住,五险一金,这对于当地的收入水平来说,是绝对的高薪。

邻村一个叫王强的年轻人,是第一批被录取的“外村人”。

他原本在一家电子厂打工,一个月辛辛苦苦也才挣四千多块,还不管住。接到寰宇药厂的录取通知后,他毫不犹豫地辞掉了工作,回到了家乡。

当他第一次走进寰宇药厂,看到堪比科幻电影的生产车间,吃到免费又丰盛的午餐,住进干净整洁的员工宿舍(外村员工统一安排在新建的员工公寓,条件也非常好),他激动得几乎落泪。

他给还在大城市打工的老乡打电话:“兄弟,别在外面混了,赶紧回来吧!咱们家门口,有个神仙公司!比大城市好一百倍!”

越来越多像王强一样的年轻人,开始大规模地“回流”。

他们不再向往远方的大城市,因为他们的家乡,出现了一个比大城市更有吸引力的地方。

这种人才回流,给周边地区带来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原本冷清的村庄,开始有了人气。过去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看到的年轻人,现在每天都能见到。

被撂荒的土地,开始有人重新耕种。

一些头脑灵活的年轻人,甚至利用靠近李家沟的地理优势,做起了配套产业,比如开农家乐,搞蔬菜水果配送,收入比在外面打工高得多。

李家沟,这个曾经贫穷、闭塞的代名词,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俨然成为了整个区域的经济中心、人才高地和希望灯塔。

它就像一个强大的引擎,不仅自身飞速发展,还带动着周边的整个区域,摆脱了贫困落后的面貌,走上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李家沟的夜晚,静谧而繁华。

别墅区的灯火与厂区的灯火交相辉映,将整个山谷照耀得如同一个不夜城。

李长夜处理完集团的事务,婉拒了所有应酬,独自一人,回到了李家沟。

他没有去那栋为他预留的、最为豪华的“一号别墅”,而是习惯性地,走到了被精心修缮和保留下来的土坯老屋前。

老屋的周围,被一圈低矮的竹篱笆围了起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小院。

院子里,被专业的园丁打理得干干净净,几株奶奶生前最喜欢的月季花,在秋夜里静静绽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辽东邪侠

全能巴图鲁

挂机收菜,摆烂也能成大佬

海海的迷子丫

永不褪色的印记

飞天蛇之越

艾泽拉斯三纪元

小三岁

出狱你退婚,我一针百亿,你哭啥?

吞金兽ZZZ

花露醉

肚肚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