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敦刻尔克大撤退:绝境中的战略奇迹,一战,二战风云,黄小峰,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围困与绝境:敦刻尔克包围圈的形成
(一)德军装甲部队的狂飙突进
1940年5月10日法国战役爆发后,德军A集团军群以古德里安第19装甲军为先锋,突破阿登山区。至5月20日,德军装甲矛头已抵达英吉利海峡,将约40万英法比联军压缩至敦刻尔克周边狭小区域。德军第7装甲师(隆美尔)在阿运河畔的推进速度达到日均60公里,创造了机械化部队作战纪录。
(二)包围圈的战略困局
- 地理绝境:敦刻尔克三面被德军装甲部队包围,仅靠西面的英吉利海峡作为唯一逃生通道
- 制空威胁:德国空军第2航空队(凯塞林)每天出动1000架次轰炸机,对港口和滩头实施饱和轰炸
- 装备匮乏:联军丢弃了70%的重型装备,包括2400门火炮、2500辆坦克,剩余部队仅靠轻武器防御
(三)德军的\"暂停前进\"争议
5月24日,希特勒突然下令装甲部队停止追击,此命令引发历史争议:
- 战略考量说:德军担心装甲部队过度深入导致后勤脱节,且计划保留装甲力量用于后续法国南部作战
- 政治意图说:希特勒试图通过保留英国远征军,为未来与英国和谈预留筹码
- 军种矛盾说:戈林为争夺战功,说服希特勒将围歼任务交给空军
二、发电机计划:从绝望到希望的逆袭
(一)紧急救援决策
5月26日14时,英国战时内阁批准\"发电机计划\",核心目标:
- 在48小时内撤离4.5万人(后调整为全部部队)
- 征用一切可用船只:从皇家海军驱逐舰到民用渔船
- 建立滩头-驳船-主力舰的三级转运体系
(二)跨海大救援全纪实
第一阶段:混乱突围(5月26-28日)
- 首批救援仅撤出7669人,因港口设施被炸毁,大量部队被迫在海滩等待
- 民用船只\"月光石\"号创下纪录:单次运载1300名士兵横渡海峡
- 英军驱逐舰\"萤火虫\"号为掩护撤退,与德军U-63潜艇同归于尽
第二阶段:全民动员(5月29-31日)
- \"发电机舰队\"达到高峰:850艘各类船只参与行动,包括193艘渔船、70艘游艇
- 海滩上出现\"漂浮码头\":用卡车、门板临时搭建的简易栈桥
- 法军第1集团军殿后部队在里尔抵抗德军,为撤退争取72小时
第三阶段:最后时刻(6月1-4日)
- 德军发起总攻,英军后卫部队第51高地师在拉潘拼死抵抗
- 6月4日9时40分,最后一艘驱逐舰\"布罗克\"号驶离敦刻尔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