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的拖拉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3章 玉音谏帅,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破旧的拖拉机,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贵妃此言一出,殿中霎时寂静。
她这一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直指要害,杨国忠若为将,必使三军寒心。
此言确实在理。吐蕃之战,本是李乾、哥舒翰等人苦心筹谋多时,眼看大功将成,若此时临阵易帅,换上不谙兵事的杨国忠,将士们岂能心服?
纵使换的是当世名将,也难免有摘桃之嫌,何况是杨国忠这等外行?
若由他统兵,必是瞎指挥、乱军心,届时三军将士,岂止是寒心?只怕要寒透骨髓!
殿中众人目光齐刷刷投向杨贵妃,个个面露惊诧。
虢国夫人脸色骤变,韩国夫人与秦国夫人面面相觑。杨国忠更是如遭雷击,张大嘴巴,半晌说不出话来。
最震惊的莫过于李乾。他万万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竟是杨贵妃出言劝阻。
“小妹,你胡说什么?”虢国夫人脸色一沉,厉声斥道:“陛下圣旨既下,大唐将士自当效死,何来寒心一说?”
这是杨贵妃首次公开反对杨国忠的好事。杨国忠呆若木鸡,仿佛被雷劈中一般。
“爱妃当真如此认为?”李隆基闻言,心中却是一松。
平定吐蕃,事关千古功业。秦皇汉武未能成就之事,若在他手中完成,必将名垂青史。
但此战关系重大,机会稍纵即逝。一旦失败,此生再无机会完成平定吐蕃的夙愿,只能留给子孙后代。
按照李乾的谋划,吐蕃迟早是大唐囊中之物,只是时间问题。但迟地哪有早好?让后人完成这千古功业,哪有自己亲手实现来的痛快?
从本心而论,李隆基一千个、一万个不愿让杨国忠挂帅。只是碍于美色当前,温柔乡里难做铁血决断,这才险些改变初衷。
谁曾想,最该支持杨国忠的杨贵妃竟会出言反对。李隆基心中大石落地,若非军国大事当前,恨不能立刻将佳人拥入怀中,好生温存一番。
“陛下,臣妾本不该妄议朝政。”杨贵妃天籁般的声音再度响起,纤指轻捻一颗荔枝,“就拿这荔枝来说,栽种之人辛劳数月,待到收获时却无缘品尝,天下可有这般道理?”
李乾闻言,不禁重重点头。
平定吐蕃之战,正如栽种荔枝。李乾、哥舒翰等人苦心经营多时,若让杨国忠半路摘桃,岂非寒了将士之心?
“小妹!”虢国夫人急欲打断,却被杨贵妃抬手制止:“何人挂帅,还请陛下圣裁。”
“爱妃真乃朕的知心人!”李隆基紧握杨贵妃的柔荑。
“杨爱卿,统兵之事,就此作罢。”李隆基金口一开,杨国忠染指军权的美梦顿时化为泡影。
“咚!”
此言如晴天霹雳,震得杨国忠踉跄后退,面如死灰。
他费尽心机讨好杨贵妃,不就是为了平步青云?谁知最该支持他的人,反倒成了拦路石。此刻他只觉浑身僵硬,如遭雷殛。
“陛下圣明!娘娘明鉴!”李乾长舒一口气,先后向帝妃行礼。
若非杨贵妃及时劝阻,李隆基很可能真会让杨国忠挂帅。届时李乾唯有联合太子、陈玄礼等人施压。
到那时闹得满朝风雨,后果不堪设想。
这般结局,已是再好不过。李乾望向杨贵妃,眼中满是真挚的感激。
杨贵妃并未多言,只是回以嫣然一笑。那笑容如春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
“陛下!”杨国忠突然跪倒在地,重重叩首:“臣愿为陛下效死疆场,纵为一兵卒,也要出征吐蕃!”
他仍不死心,岂肯让这天大功劳从指缝间溜走?
“陛下,杨钊如此忠心,您就成全他吧!”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齐声恳求,眼波流转间尽是妩媚。
她们心中早有盘算,只要杨国忠能出征,届时她们在宫中运筹帷幄,纵使他寸功未立,也能吹成盖世奇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