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年龄不匹配
脑袋蒙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0章 年龄不匹配,四合院:截胡系统开局躺赢,脑袋蒙蒙,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忽然,一个小女孩喊道:“不许你这样说我爸!”
“哎呀,你怎么跟三姨说话呢。”徐慧芝吓了一跳,她的女儿继承了贺永强的倔脾气,一路上叮嘱她听话,结果还是没听。
徐慧真笑着安慰:“没关系,我喜欢这个孩子,像极了贺永强。”
李建设摇摇头,这不是他的问题,徐慧真肯定能搞定。
“慧真,贺永强那边你别插手,要是他不同意,让他来找我。”
“好!”徐慧真答应了一声,又说:“哥,丽霞的成绩还不错,我想让她复读考大学。
春芬也想出来工作了,要不让她先跟你学一段时间?反正你这里也需要人手,她还能跟着你学会计。
大家都知道你最擅长算账。”
“你是说让我教春芬?”
李建设有些犹豫,当初看这两个丫头可怜,帮了些忙,还以为可以成为儿媳妇。
但现在,他的几个儿子都去读大学了,眼界不一样了,婚姻方面他即使能做主,也不想 ** ,随他们自由恋爱就好。
适龄的只有一个言乐,但年龄不匹配,而且已经打算让言乐和唐艳玲交往。
因此,春芬和丽霞不再是儿媳妇的选择,他培养她们做什么?
不过这两个丫头都很能干,尤其是春芬,在未来将是徐慧真的得力助手。
他从徐慧真那里挖走不少得力之人,像片爷、赵雅丽等人,原本都是徐慧真的核心班底,如今都成了他的手下。
“李哥儿,你就带着春芬吧,她跟着你肯定能学到东西。”
徐慧芝来之前已听说李哥儿现在的实力,连姐姐的小酒馆,大股 ** 是他。
未来,他还计划投资开宾馆。
春芬和丽霞拘谨地坐着,小夏也不再反驳。
“好吧,谁让我是你们的哥哥呢?都是一家人。
这样吧,春芬就留在这里当会计,不过我一向懒散,平时就在院子里办公。
等以后有了合适的办公楼,再搬出去。”
李建设心中暗喜,徐慧真识人有道,善于挖人,他挖走这些人才也算合情合理,“肥水不流外人田”。
“春芬,还不快谢谢你的李叔叔。”
徐慧芝轻拍仍在发呆的大女儿,这孩子反应太迟钝,长时间在家洗衣做饭,脑子都不灵活了。
“谢谢李叔叔。”
春芬对李建设有些印象,小时候吃的糖就是他送的,那糖纸至今还保存着呢。
“哎,春芬,这是小当,我的秘书,她一会儿带你挑房间,你找个时间搬过来。
你先做我的私人会计,等熟悉了再决定是否去财务部。
我这边正缺人手,手下有十几个会计和出纳。”
李建设说完,又问:“慧真,你今天来就为了跟我说这个?”
“不止呢,慧芝是昨天下午才到的,我是临时带过来的。
哥,我想跟你商量开宾馆的事,我已经选好地址了,只是投资太大。”
徐慧真资金不足,虽然可以承包项目,但装修费用更高,还需要聘请服务员,粗略一算,她的资金连一半投资都凑不够,所以需要先和哥哥商议。
当初两人就约定好,只要她做生意,就必须和哥哥合作。
“大概需要多少投资?”
李建设毫不谦虚,现在钱很值钱,而且地价便宜,租金低,承包费用也少,单这一项就能省下不少。
一个普通工人不吃不喝干一辈子,也只能挣五六万块钱。
其实根本赚不到太多,工作约四十年,工资起初低后来高,平均下来一辈子也就挣两三万,还得是在情况不错的情况下。
这段时间还要承担家庭开销,只能靠最后二十年攒钱靠利息生活。
比如刘海中是七级工,虽然攒下三万块养老钱,但那是抄家时占了便宜。
阎埠贵精打细算一辈子,还让儿女交养老钱,至今也拿不出一万块家底。
“哥,大概需要二十四万。
我接手小酒馆后,连一半都拿不出来。”
徐慧真这些年挣得不少,但投入小酒馆、小食堂以及两家店铺,资金就不足了。
此话一出,徐慧芝和三个女儿,包括小当都震惊了,一听二十四万,她们有的连二十四块都掏不出来。
“慧真,这钱我来投,不够的部分我先垫上,分红后优先偿还我的本金,按最低利息就行。”
李建设其实利用时间差,再等一两年,就能从银行得到好处。
八十年代,农村有大约一百七十亿无息贷款流入,因八一年农村社员储蓄已达一百六十九亿。
同年,城市居民存款高达三百五十四亿,超八成是定期。
当时农村贷款极其宽松,无需抵押无利息,只要成年有户口、六十岁以下,去信用社按手印就能拿到钱,还能多次借贷。
城市虽有利息,但也宽松,只要敢贷银行就敢放,但合同注明父债子偿、子债孙偿,把不少人吓退了。
不过九十年代中期,农村信用社几乎垮掉,坏账堆积如山,就像后世说的“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唉!那我明天就启动宾馆项目了。”
(caef) 徐慧真如此着急,是因为眼见陈雪茹的酒楼即将开业,而自己还只是小打小闹,心里不服气。
李建设想了想说:“慧真,人生不过穿衣、饮食、居住、出行。
你经营的小酒馆、小食堂,陈雪茹的酒楼,傻柱的饭馆,都是关于饮食。”
“现在住的宾馆就是基本的生活需求,只要守规矩,都能赚到钱。”
“哥,经你这么一说,我更清楚了。
我占了吃和住,陈雪茹占了穿和吃。”
徐慧真仔细聆听,这正是学习的机会。
李建设接着说道:“满足了基本需求后,人们会追求更高层次的东西。
比如你,解决了温饱,有了闲钱,不就买电视享受了吗?所以先靠吃穿住行赚钱,大家收入提高了,后面还有更多可能。
就像小酒馆,也是种延伸,家里也能喝酒,为何还要去酒馆?因为那里提供精神享受,但这只是小范围的事,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哥,我懂了。”
徐慧真明白,哥哥总是提前谋划,从当初公私合营时就想着将来要经营生意,如今又将目光投向未来,这一点她远不能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