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1章 风雪焚天,巴图虎,青灯轻剑斩黄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 431 章:风雪焚天(回历 661 年冬?太行雪岭)
太行雪岭的朔风卷着碎玉般的雪粒,将天地冻成一片苍茫。萧虎的中军帐扎在松木岗后,虎皮地图上,金军十五万铁浮屠与步兵混编的方阵,正沿着山坳布成 \"铁锁连环阵\",如一条银蛇盘在雪谷之中。拒马阵如鳞甲般密集,松木岗东侧的风门峡尤为紧要 —— 此处两山夹峙,形似漏斗,正是北风南下的咽喉。
\"都统,金军在隘口堆砌三尺厚的拒马木,\" 铁穆尔的狼首护心镜映着帐中火光,手按刀柄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每根拒马都浸过松脂,怕是防咱们火攻。\"
萧虎的指尖划过地图上的风门峡,忽然抽出腰间佩剑,剑锋在火盆上划过,溅起的火星落在案头箭簇上 —— 箭杆缠着浸过胡麻油的虎毛,在火光中泛着暗金光泽:\"松脂遇火即燃,\" 他目光灼灼,\"但《武经总要》有云:' 火攻之要,在顺天时。' 当年岳飞破铁浮屠,以麻扎刀断马足;今日我破连环阵,借的是太行风雪。\" 转头问汉人工匠赵元:\"虎毛箭浸油可合古法?\"
赵元抱拳,袖口西夏织锦内衬闪过微光:\"都点检明鉴,\" 他的河西口音带着匠人的严谨,从袖中取出半幅残破的《武经总要》,页边朱笔批注清晰可见:\"胡麻产西夏,燃点低,虎毛韧,可承热油。\" 指向箭簇尾部倒刺,\"卑职仿陈规《守城录》' 火箭带火球 ' 之法,胡麻油浸虎毛七日,毛鳞片锁油三分,箭杆导流槽刻 ' 神火飞鸦 ' 翼纹,可聚风成焰,比之毕再遇 ' 铁火炮 ',更利远射。\"
黄昏时分,完颜雪踏雪归来,素白披风上的冰碴簌簌而落:\"金军粮草屯在峡口北侧松林,二十座毡帐以铁索相连,\" 她的白虎令牌轻叩地图上的红点,\"拒马阵后藏五千铁浮屠,马靴裹毛毡防滑,显然防我骑兵突袭。\"
萧虎的虎头符节重重砸在松木案上,震得箭簇虎毛微颤:\"子时三刻,\" 他指向风门峡两侧高地,\"铁穆尔领虎卫营伏东岗,\" 又对完颜雪道,\"你带密探绕西岗,断其铁索桥。\" 忽然望向帐外雪幕,\"靖康年宋人守汴京,以火箭射金兵云梯;今日我等,要让风雪替咱们拉弓弦。\"
子时初刻,北风突然尖啸。萧虎站在指挥台,看两千架床弩在风雪中列阵。每张弩臂缠着浸油虎毛毡,弩箭尾部虎毛在风中倒竖,宛如万虎蓄势。赵元的磁石测风仪疯狂旋转,刻度盘直指 \"七段风\":\"都点检,风速已达《武经》所载 ' 火攻极势 '!当年吴璘守仙人关,借风放火烧连珠炮,今日我军箭簇,便是太行的连珠火!\"
令旗挥落的瞬间,第一波火箭腾空。虎毛箭划破风雪,赵元亲自点燃箭簇:\"看仔细了!胡麻油浸虎毛,遇风不熄,箭杆导流槽如凤凰展翅,风从翅隙入,火借风势涨!\" 火舌顺着虎毛倒刺窜动,在夜空中划出赤红线,首箭钉在拒马阵上,浸过松脂的木材 \"轰\" 地燃起,火光映亮金军士兵惊恐的脸 —— 他们看见箭尾虎毛在火中卷曲,竟似火虎甩尾,每片绒毛都沾着跳跃的火星。
\"火!火攻!\" 金军梆子声未落,第二波火箭已至。虎毛箭特有的燃烧轨迹在风雪中交织,竟如活物般追着北风蔓延。铁穆尔望着火网撕裂敌阵,狼首弯刀劈向冻僵的拒马:\"宋人用火攻守,咱们用火攻击!\" 他的刀刃劈开金军甲胄,胡麻油溅在铁浮屠胸甲上,瞬间爆燃 —— 低温下的胡麻油黏性更强,竟如胶漆般附着,将金军变成火人。有金兵惊恐地撕扯甲胄,却见虎毛如活物般钻入缝隙,火焰顺着毛发爬满全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