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1章 定立规矩,猎户的农门医女,在山林,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假以时日,好好跟秦嬷嬷她们学,升甲组指日可待!”

两人又仔细商议了每日的作息安排:卯时三刻所有绣娘起身洗漱用早饭,辰时正各组到各自绣房,主教习或助教带领练习基础针法一个时辰。

巳时开始,按组别和能力承接具体绣活,中间穿插教习传授新针法或指点疑难。

午时午饭休息一个时辰。未时继续做工。酉时正下工,晚饭后是自由练习或休息时间。

每旬休息一日。

“好,这规矩得立好!”邱丽娘正色道,“按时上工下工,爱惜材料工具,绣品质量要严格把关!偷奸耍滑、浪费材料、以次充好的,第一次罚工钱,第二次直接清退!咱们这是授艺济人,可不是开善堂!”

“嗯,丽娘姐说得对。”苏月禾点头,“明日一早,召集所有教习和管事,还有各组选出来的小组长,把这规矩、分组、工钱算法、奖惩条例,都一条条说清楚。无规矩不成方圆。”

两人一直商议到深夜,将绣坊初期的运转框架敲定得七七八八,才带着满心的兴奋和微微的疲惫各自歇下。

接下来的日子,绣艺阁后院成了玉州府最“火热”的所在。

每日天不亮,后门的小巷就排起了长队。有昨日领了号牌来上工的,也有闻风而来想碰碰运气看看还能不能报名的。管事的嬷嬷嗓子都喊哑了:

“丁组的!这边排队!检查号牌!没号牌的今天不收新人了!等下次招录通知!”

“丙组的!去西厢房门口集合!赵娘子马上就到!”

“乙组的!东厢房和第三进!各小组长点卯!”

第一进大绣房内,气氛肃穆又紧张。几十张绣绷架整齐排列。秦嬷嬷背着手,踱着步,眼神锐利如鹰。她面前,一百多个丁组的新手们,最小的才十二三岁,最大的也有三十多了,个个屏息凝神,左手捏着细如发丝的绣线,右手持着闪亮的银针,小心翼翼地……劈线!

“腕要悬!指要稳!心要静!”秦嬷嬷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线分几缕?几根丝?心里要有数!劈坏了?那就重来!劈十根坏九根是常事!怕什么?练!练到手稳心定为止!没劈够十根完美的线,休想摸布绷子!”

一个圆脸小姑娘看着手里又拧成一股乱麻的丝线,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旁边的助教是个早几日升入丙组的伶俐姑娘,小声安慰:“别急,我当初也这样。喏,你看,拇指和食指这样捏住线头,轻轻捻开……对,就这样,一点点来……”

西厢房丙组绣房,气氛稍显轻松,但也充满学习的劲头。赵娘子拿着一块绷好的素缎,正在示范套针绣花瓣:“……看仔细了,第一针从这里出,第二针从这里入,压住第一针的线尾……对,就这样,一针套一针,针脚要密,过渡要自然……来,你们自己试试这片小叶子。”

她穿梭在绣绷间,不时停下指点:“这里压线松了……这里针脚歪了……嗯,这片叶子有模样了,配色也选得不错!”

乙组所在的东厢房和第三进,则安静许多,只有丝线穿过布料的细微沙沙声。绣娘们大多神情专注,手下飞针走线,动作娴熟。

孙婆婆,正对着一块深蓝色的缎子,用金线一丝不苟地绣着“福寿双全”的团纹,每一针都精准无比。

张王氏则在绣一件寝衣的袖口,淡粉色的缠枝莲纹,用的正是苏月禾改良过的药线,她绣得格外用心。

苏月禾和邱丽娘几乎住在了绣艺阁。

她们每日在各个绣房间穿梭,查看进度,解决问题,听取教习的反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荒古镇狱经

头上有盆水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住在月亮上的嘟嘟

穿越后,我无敌星空

禾白小衫

说好的联姻怎么动了真情

作者钟小七

二次元系统角色附体

纵享丝滑红茶

重生古代我用灵异能复仇

羽翼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