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老唐王病逝,朱由检收回封地。
黄金剑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4章 老唐王病逝,朱由检收回封地。,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黄金剑狮,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目瞪口呆,大吃一惊。看着管家何伯。
“三两银子,买到一两细盐?”
郑芝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满脸的震惊。
“那岂不是,48两银子,才能买到一斤皇室细盐?”郑芝龙作为大商人,算术特别的清楚。
要知道,在古代一斤等于十六两。到了后世,这才变成一斤十两。
管家何伯表情严肃,双膝跪倒在地:“侯爷!千真万确。”
“这还是因为,侯爷是勋贵。得到的实惠。”
“如果是官员去买,皇家供销社卖六两白银。”
“如果是商贾去买细盐,皇家供销社卖到九两!”何伯语不惊人死不休。
郑芝龙听到这番话,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一副不可置信的神情:“这就是,你说的三六九等?”
“是的,侯爷。”
管家何伯,点了点头沉声叙述:“武将勋贵享受特权,只用花三两银子。商贾去买细盐,就必须要花九两银子。”
郑芝龙回过神来,眼珠一转,开始打听:“那这个皇家供销社,生意怎么样?”
“回禀侯爷,皇家供销社的生意。非常火爆,每天都满长队。可以说人头攒动。”管家何伯,表情严肃沉声回答。
“周围有锦衣卫和东厂,十二个时辰轮流守卫。”
郑芝龙心想,难怪小皇帝这么有钱。原来是掌握了细盐之法。
勋贵,买细盐3两银子/1两皇室细盐。
这笔生意不亏,绝对不会亏。
买个一千斤细盐,装在船上。运回福建泉州。
自己让下面的舰队,运送到西洋诸国。1两细盐,卖30两银子。
那些西洋小国,比如马六甲海峡附近诸国的贵族.国王,根本不可能吃到,这种晶莹如雪,没有丝毫苦涩苦味的细盐。
“何伯,带着本侯过去。我要买细盐,一千斤。”
郑芝龙想到这里,不由得一阵心头火热。
.....
当天下午,郑芝龙就在何伯的带领下,来到大明皇家供销社。凭借自己安南侯的镶金腰牌,购买了一千斤皇室细盐。
朱由检赏赐的白银一万两,全部都花光。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郑芝龙是武将勋贵,买一斤皇室细盐,只需要花48两白银。
两白银。
郑芝龙还是自掏腰包,让二弟郑芝虎,回了一趟府邸。搬来了两白银,1000两黄金。五斤胡椒(香料)。
这才筹齐了,剩下的钱。
要知道,一两黄金的市价,约等于10两——15两银子。
1000两黄金,约等于两——两银子。
香料在大明,也是非常珍贵稀有。特别是文人墨客,喜欢用香料制作香囊。
郑芝龙高高兴兴,带着两个弟弟。把一千斤细盐,全部装上马车运回三进四合院。
当然,这个消息。也被锦衣卫和东厂,第一时间传入宫中,送到崇祯皇帝的手里。
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内。
魏忠贤身穿大红色斗牛服,跪在朱由检面前,小心翼翼的揉腿。
朱由检眯着眼睛小憩,闭目养神:“说吧,魏忠贤。朕在等你开口。”
魏忠贤苦笑一声:“皇爷,真是不出乾清宫。就掌握朝臣的一举一动。”
“什么事情,都瞒不过皇爷。”
“安南侯.福建水师总兵郑芝龙,今日未时。去了皇家供销社,买了一千斤皇室细盐。”
魏忠贤说到这里,特意细心观察,朱由检的面部表情。
朱由检平静如水,没有丝毫的表情波动:“郑芝龙总共花了两白银,1000两黄金,还有五斤的胡椒。”
“锦衣卫的密折,比你进来乾清宫。早了半刻钟。”
朱由检说道这里,右手的食指摩挲翡翠玉板子。缓缓睁开双眼,深邃而锐利犹如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
魏忠贤不由得恍然大悟,苦笑一声,自嘲道:“许显纯,办事干净利落。”
朱由检转过头,耐人寻味的目光注视着魏忠贤:“分锅吃饭,这很正常。不管怎么说,你们都是朕的好臣子。”
“都是忠臣,没有奸臣。”朱由检一语双关道。
他已经听出来,魏忠贤这是对许显纯,知情不报产生不满。
锦衣卫其实是由,许显纯在管理。
王承恩虽然挂着锦衣卫指挥使,但是还是要忙着司礼监的事情。还要伺候朱由检,分身乏术啊。
魏忠贤听到崇祯皇帝这番话,顿时打了一个激灵,连忙伏地叩首:“老奴,不该妄加揣摩圣意。请皇爷责罚。”
朱由检深深的打量魏忠贤,嘴角微微上翘:“那好吧,小惩大诫。就罚你三个月的俸禄。”
魏忠贤听到这番话,顿时喜笑颜开:“老奴!叩谢皇爷。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忠贤认为,这是皇爷信任自己。
小惩大诫嘛。
这年头,他根本不靠着俸禄。很多干儿子,会来孝敬他。
“王承恩。司礼监派一个太监,去陕西问问洪承畴。闯贼的农民军,情况怎么样?”朱由检缓缓睁开眼睛,沉声道。
王承恩从屏风外面走进来,双膝跪倒在地:“是,皇爷。”
“陛下,河南总督史可法。上了一封密折。通过河南洛阳锦衣卫的渠道,直接八百里急递,送到京城。”
王承恩回过神来,从大红色斗牛服里,拿出一份密折。
朱由检有些诧异,抬起右手示意:“拿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