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m白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6章 梅影词痕,云麓词心录:白云着,zym白云,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三章·喜聚暖华堂:灯火可亲的团圆
正月初二,云麓跟着煜明去拜年。
青石板路被雪水冲刷得发亮,沿街店铺挂着红灯笼,孩童们举着糖画奔跑,惊起檐下冰棱子坠落。煜明提着礼盒走在前面,棉鞋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声,云麓望着他青衫上的墨梅暗纹,忽然想起昨夜在阁中,煜明借着烛光修改《喜聚暖华堂》,笔尖在“燕声翔”三字上圈了又圈。
“为何独爱这‘燕声翔’?”当时他问。
煜明放下笔,望向窗外疏梅:“燕子是归家的信,翔字里有春风。”
此刻推开院门,果然听见檐下燕巢里传来细碎的唧啾声。煜明的母亲迎出来,鬓角新添了白发,却笑得眉眼弯弯:“麓哥儿可算回来了,快进来,你婶子早备下了糖莲子。”云麓鼻尖忽然发酸,想起自己父母早逝,这些年煜明家便是他的家,每到年节,总有一盏灯为他留着。
堂屋里暖炉烧得正旺,壁上挂着新换的《松鹤图》,煜明的妹妹阿桃正踮脚贴窗花,见两人进来,脆生生喊了声:“云麓哥!”手中的金箔窗花不慎飘落,云麓忙伸手接住,见上面剪着梅花鹿衔灵芝,正是他往年送阿桃的礼物样式。
“快坐下,尝尝你最爱吃的八宝饭。”煜明母亲端来热气腾腾的瓷碗,碗底卧着红枣、核桃、葡萄干,堆得像座小山。云麓咬下一口,糯米饭混着糖桂花的甜香在舌尖化开,忽然想起有一年他染了风寒,煜明母亲守在床边熬粥,一勺勺吹凉了喂他,说“甜食养人”。
“岁末阖家欢会,灯前长幼擎觞。”煜明忽然轻声吟起词来,云麓抬头看他,见他正望着烛火微笑,灯光将他眼角细纹照得清晰。堂外忽然传来爆竹声,阿桃欢呼着跑出去看,煜明母亲笑着摇头,往云麓碗里添了块蜜饯:“多吃些,看你瘦的,在外头定是没好好吃饭。”
酒过三巡,云麓忽然指着窗外:“你们瞧!”不知何时停了雪,月亮从云层里探出头来,给梅枝镀上一层银边。煜明起身推开窗,冷香扑面而来,正见阿桃在院子里堆雪人,手中举着根梅枝当胳膊。
“细语堂中盈喜气,暖华堂。”云麓跟着起身,见煜明母亲正往炉子里添炭,火苗跃动间,照得满室皆暖。他忽然想起旅途中见过的无数华堂,雕梁画栋有之,金碧辉煌有之,却都比不上眼前这盏昏黄油灯,比不上这夹杂着饭菜香、烟火气的细语呢喃。
煜明忽然转头看他,目光里带着几分狡黠:“云麓,你说这词里的‘暖华堂’,究竟是因炭火暖,还是因人心暖?”
云麓伸手接过阿桃递来的糖葫芦,咬下颗山楂,酸甜滋味在口中绽开:“自然是因——”他故意拖长声音,看煜明挑眉的模样,忽然轻笑出声,“因有知己在侧,亲人在旁,便是人间最暖华堂。”
尾声·词心似雪
元宵过后,云麓阁的梅花开得正盛。煜明坐在廊下抄词,笔尖在宣纸上落下“春光好”三字,忽闻身后传来踏雪声。
“明哥儿,快来看!”云麓举着个竹篮跑过来,篮中盛着新采的梅花,“我学着宋人制法,用梅花腌了蜜饯,待夏日取出来,配着你的新词下茶,岂不妙哉?”
煜明放下笔,看他鼻尖沾着片花瓣,忽然想起除夕守岁时,两人在梅树下比谁能接住更多雪花。那时云麓说:“诗词就像雪花,每一片都独一无二,落在有心人眼里,便成了词。”
此刻春风拂过,梅枝轻颤,有花瓣落在词稿上,恰好盖住“冷飙宁”三字。煜明拾起花瓣夹进书页,抬眼望见云麓正踮脚摘最高处的花枝,阳光穿过他指间的空隙,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远处传来卖汤圆的梆子声,“咚——咚——”,惊起檐下燕子。煜明忽然展颜一笑,提笔在《春光好》后添了几句:
“风剪水,燕衔春。暖烟匀。阁外梅枝轻颤,落词痕。
且共诗茶趁兴,不须问岁何辰。但得良朋常伴侧,胜千金。”
云麓转头时,正见他在阳光下揉纸成球,笑着抛过来:“发什么呆?还不快帮我挑拣梅花!”纸团砸在肩头散开,露出最后那句“胜千金”,他忽然红了眼眶,却又立刻笑着蹲下,指尖抚过湿润的花瓣,只觉满室生春。
原来最美的春光,从来不在词里,而在这烟火人间,在知己相视一笑的眉眼间,在岁月深处永不凋零的词心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