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8章 三钥重现,孤凤栖凰,梓朔,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沈砚之推开昆仑古寺那扇沉重的大门,吱呀声在空旷的寺庙里回荡,仿佛一个世纪前的叹息。
阳光争先恐后地涌入,驱散了寺庙里积攒的阴霾,却也照亮了那些布满灰尘的佛像,显得有些讽刺。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混合着泥土的腥气,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几个身穿盔甲的士兵笔直地站在院子里,像一尊尊雕塑,一动不动。
他们的眼神锐利,带着一丝警惕,扫视着周围的一切。
沈砚之的目光扫过那些士兵,最终落在那面被擦拭干净的铜镜上。
铜镜静静地躺在古井边,反射着刺眼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秘密。
他缓缓走上前,蹲下身子,仔细地观察着铜镜上的那行小字:“若天下再乱,可寻‘三钥’启天机。”
“三钥……”,沈砚之喃喃自语,这熟悉的字迹,他不会认错,是林清梧的笔迹!
与此同时,京城。
御书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景琰高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得可怕。
考评院尚书李大人、兵部尚书赵大人、翰林院大学士钱大人,三人战战兢兢地站在下面,大气都不敢出。
“说说吧,这‘三钥’,究竟是什么东西!”,景琰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考评院尚书李大人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捋了捋胡须,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老臣以为,这‘三钥’之事,恐怕是有人故意散布谣言,扰乱朝纲。林清梧已然隐居,她的东西,未必可信。”
“放屁!”,兵部尚书赵大人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李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你觉得林清梧是那种会信口雌黄的人吗?
依老臣看,这‘三钥’非同小可,必须彻查!\"
翰林院大学士钱大人在一旁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赵大人所言极是,林清梧乃当世才女,她的智慧,无人能及。她留下的东西,必定关系重大,不可轻视。”
三个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谁也不肯让步。
景琰听得头都大了,他揉了揉眉心,有些烦躁地说道:“够了!都给朕闭嘴!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
御书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只剩下景琰沉重的呼吸声。
他目光深邃,仿佛能看穿人心。
“沈砚之呢?他现在到哪里了?”,景琰问道。
“回陛下,沈大人已经率兵赶往昆仑山,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一位太监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景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坐在龙椅上,思考着什么。
半晌,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扫过三人:“朕给你们三天时间,查清这‘三钥’的来历,以及它所代表的意义。如果查不出来,就都给朕滚回家去!”
三人连忙跪倒在地,齐声说道:“臣等遵旨!”
与此同时,江南。
细雨如丝,淅淅沥沥地下着,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一丝朦胧的美感。
沈砚之站在一座破败的书斋前,眉头紧锁。
书斋已经废弃多年,墙壁斑驳,门窗破败,到处都长满了杂草。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他奉旨前来江南,调查那枚疑似“三钥”之一的玉牌下落。
经过多方打听,他得知这枚玉牌可能藏在这座废弃的书斋里。
沈砚之深吸一口气,推开了书斋的大门。
吱呀一声,大门缓缓打开,露出一个昏暗的空间。
书斋里堆满了灰尘和破旧的书籍,蜘蛛网在角落里结满了厚厚的一层。
他小心翼翼地走进书斋,目光扫视着周围的一切。
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书桌上的一块残片上。
那是一块玉牌的残片,质地温润,上面刻着一些古怪的纹路。
沈砚之拿起残片,仔细地观察着。
他发现这些纹路似乎蕴含着某种特殊的意义,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
就在这时,一道寒光突然从背后袭来!
沈砚之反应极快,一个转身,躲过了那道致命的攻击。
几个黑衣刺客出现在书斋里,他们的眼神冰冷,带着浓烈的杀气。
“沈大人,得罪了!”,一个刺客冷冷地说道。
沈砚之抽出佩剑,严阵以待。
他知道,这些刺客是冲着他来的,而且他们的目标,很可能就是这块玉牌残片。
就在他准备迎战时,一道身影突然从天而降,挡在了他的面前。
那是一个身穿劲装的女子,她的脸上蒙着一块黑色的面巾,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
“沈大人,小心!”,女子说道,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一丝熟悉的感觉。
沈砚之微微一愣,他觉得这个女子的声音有些耳熟,但一时之间却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
女子没有给他太多的思考时间,她抽出长剑,与那些刺客战在了一起。
她的剑法精妙,身手敏捷,几个回合下来,就将那些刺客打得节节败退。
沈砚之也没有闲着,他挥舞着佩剑,与女子并肩作战。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那些刺客最终不敌,纷纷逃离了书斋。
女子收起长剑,转过身来,看着沈砚之。
“沈大人,你没事吧?”,她问道。
沈砚之摇了摇头,说道:“多谢姑娘相救,不知姑娘是……?”
女子淡淡一笑,说道:“沈大人不必知道我是谁,我只是奉命前来保护你。”
“奉命?奉谁的命令?”,沈砚之追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