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什么用途
芭蕉夜喜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零三章 什么用途,遭逐后我穿梭位面封神,芭蕉夜喜雨,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是的,管月娆的作坊又招工了。
豆腐坊,蒜坊,油坊,煤球坊,还有外城建设都需要大量人工。
如今镇上人多了,她的杂货铺再不是之前卖一板豆腐都卖不完的时候了。将近两千人,几百户人家,一天送三四十板豆腐都不够卖。
连带着豆皮腐竹豆泡豆干豆花等豆制品都供不应求。
还有煤球坊。
虽然现在天气回暖,不用大量烧煤,但她限制了百姓在落风镇周围大肆砍伐,百姓们要么去很远的地方砍柴,要么只能买煤球烧水做饭。
煤球作坊每天的需求量大肆飙升。
人手不足了。
陶勇虽来过落风镇,但对世子妃的作坊不是很清楚。
问城门兵丁:“怎么小孩也要?”
就没见过哪里招工要老人小孩的。
“是世子妃体恤孤寡,特别给的优待。先前落风镇住的都是阵亡将士的家眷,家中无青壮,生计艰难,世子妃便把招工的条件放宽了。”
万氏和包氏听着连连夸赞:“世子妃仁善。”
失了顶梁柱的将士家里,没了青壮,真真是生活艰难。就比如他们家,要是老头子和大儿子还在,她也不会领着一家人千里迢迢来北地投奔小儿子。
“那作坊是做什么的?女人孩子能做得来?”
“做的来!”
背后传来声音,万氏等人忙扭头去看。
蒋婆子正领着孙子蒋力来街上吃早食,准备吃完就去城外作坊出工。她腿脚不好,走得慢,每天都比别人早出门。
刚好听到万氏和城门兵的对话,遂出声。
“作坊有一些轻省活,比如捡豆子挑豆子,摊晾收拢豆制品,剥蒜皮捣蒜一类的轻省活,不说妇人了,几岁的孩子都能做。而且这些孩子做得比大人还要细致。”
蒋婆子自从和孙子在蒜坊工作,祖孙俩每月都能拿一两多近二两银子的工钱。生活过得很是滋润,每天也舍得在外头寻各种早食吃了。
而且在作坊吃得好,祖孙二人脸上都长了肉。
身上的衣裳也都不是打补丁的了。
“你看我孙子,今年才九岁,活做得比一般人还仔细,工钱拿的比我还多。咱们作坊除了固定工钱,还按劳拿钱,做得多拿得多,一天多的时候我孙子能拿四五十文。作坊还包两顿饭。”
万氏和包氏眼睛大亮。
眼前这个九岁的男娃在作坊工作?一天能拿大几十文?
作坊还包两顿饭?
万氏激动地上前拽住蒋婆子的手,“妹子,你看我们婆媳能进去不?我家里还有一个儿媳和两个孙女,我们都是麻利能干人,妹子,咱们怎样才能被招进去?”
蒋婆子听说他们是从南边来的军眷,很是佩服他们大老远投奔来。
“我听说这次招工会优先考虑军眷,你们这样的,我看能行。”
当下婆媳二人都顾不上送陶勇了,让包氏赶紧回家去叫大儿媳和两个孙女。
如今春种还未开始,先到作坊做几日短工再说。
和万家这样的家庭不少,经试工合格,管月娆都留了下来。
如今她城内城外的几个作坊,规模又扩大了。
对于大老远投奔来的军眷来了,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一颗心算是踏实大半。
而张左,听说世子妃要见他,从武门关赶了过来。
“见过世子妃。”
“不必客气。”管月娆颌首,让人看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