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新的安排
芭蕉夜喜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四章 新的安排,遭逐后我穿梭位面封神,芭蕉夜喜雨,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北齐王父子收到京中消息不久,皇上的圣意也到了。正式的文书递到北齐王手里。
因先收到京中眼线传回的消息,父子二人接受良好,一面通知各处,一面派人去落风镇通知。
北齐王府阖府哗然。
原先听说王爷把落风镇划给管氏生的两个孩子当辖地,只当这就跟把家产中的某个铺子某个庄子交给某一房去管理一样,让他管理不代表就分了家产给他了。
大伙都只当是暂时安抚管氏。
谁知道哪天王爷会找什么借口收回。
结果,皇上竟下旨正式把落风镇划给那两个孩子当封地!
这跟之前随口说说的能一样?
这可是圣旨。
“管氏,果然跟朝廷暗通款曲!”王妃咬碎后槽牙。
北齐每一寸封地,早被她视为囊中之物,结果现在肉竟无端端割出去一块!
虽然落风镇就是个边关穷镇,可地方不小,哪怕荒着,她都不愿意给出去。
柳知意听了更是又气又恨,满脸不甘心。
先前她只当北齐王是在平衡朝廷和北燕,才不得已许的承诺,用以安抚管氏的,早晚她会把落风镇收回来。
反正承乾还小,她不急。
结果竟收到圣旨。
“管氏这贱人,竟越过王府,直接上书跟皇上讨要好处!”
砸烂了一屋子的家什。
她本打算看管氏如何在落风镇凄惨地活着,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结果现在却叫她那两个贱种得了一块封地!
“贱人!贱人生贱种!”该死!
魏嬷嬷看她满面狰狞,都把承乾吓坏了,一边叫人把承乾抱出去,一边安抚:“世子妃,这是好事。”
柳知意怒目瞪她,“这是哪门子好事!”
饶是魏嬷嬷从小把她伺候大,看见这样盛怒的她,还是吓了一跳。
“确实是好事。世子妃你想,这不是坐实了她跟朝廷暗通往来?她心向朝廷,这已是犯了王府的大忌。王爷和世子只怕对她越发不喜。”
柳知意一愣。
“世子妃,你就放心吧,当初就是知道她是朝廷派来的眼线,王爷和世子才同意把她逐去落风镇。这到了那边,既没想法子向世子服软,还一味向朝廷献媚,王爷和世子对她能不忌惮?能不防着她?”
只怕她这辈子都没法回到世子身边了。
世子极其讨厌两面三刀之人,北齐王更是厌恶。
“而且就算是皇上下旨又如何,将来人没了,落风镇还不是落到小世子手里?”
柳知意听得眉目舒展。
“嬷嬷说的对。我何必现在跟她计较。我先让她得意几天,看她如何从云端跌入泥里。”
落风镇不过一边境小镇,只要她断了往北的商路,落风镇就像是一个孤岛,她断她生路,就跟断她的盐一样简单。
柳知意笑了起来。
北齐王父子派人送的消息还未收到,二月初二,管月娆先收到了厚厚的家书。
随家书来的,还有天大的好消息。
“小姐,这是真的吗?皇上真的下旨把落风镇给两个小公子当封地了?”
沈嬷嬷和如意吉祥喜极而泣。
北齐王府在沈嬷嬷等人眼里,并不可信,可皇上亲自下的圣旨,那是任谁都不能更改夺去的。
“小姐,这真是太好了!”
不管如何,小姐和两位小公子在北地也算有了立锥之地。
管月娆也没想到能收到这样的好消息。
看着家书,才知道祖父为她都做了什么。
哽咽着,“那面全身镜是我孝敬祖父的,没想却被他献给了皇上。”
“老太爷,老爷夫人都念着小姐呢。”
嫁这么远,小姐想找个帮手都没有,家里便时时想着为她讨要好处。
真是太好了。
再也不用担心,小姐投了那么多银子建设落风镇,会给别人做嫁衣了。
管月娆把家书看了又看,高兴地让人去叫管鸣善三人过来。
跟他们说了这个消息。
“世子妃,真是太好了!这下真的可以放开手脚去干了!”
哪怕之前有王爷开口,把落风镇划给两位小公子,可到底底气不足,做事低调且收着。
他们到乐平县衙办事,还经常坐冷板凳,现下皇上亲自下旨,他们落风镇不用看别人脸色了。
隔天,北齐王派的人也到了。
有了正式文书,当天管鸣善就大字报在四个城门都张贴了此消息。
很快消息传开。
有了朝廷的正式旨意,管月娆不打算收着了,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吩咐管鸣善三人:“即刻到落风镇下辖村子宣传皇上的旨意,并告诉他们最新的指示……”
各村子。
“什么,要征咱们的地?”
世子妃现在得了落风镇,要把他们赶走?村民们得到这个消息,很是惶恐。
“落风镇是谁的咱们不关心。但咱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这是咱们的根,怎能赶咱们走!”
“求求世子妃,别赶咱们走。”
“求求世子妃。”
对着管鸣善等人,又跪又求。
“不是赶你们走!是把你们迁到镇上去。现在一个村多的二三十户,少的一两户,实在不便于管理,这才把你们搬到一起。”
村民不理解,故土难离,脸上都带着情绪。
“你们想想,村子里就一户两户的,你们住着安心吗。东胡乌桓等外族来村里烧杀抢掠,你们两条腿能跑得过他们四条腿?”
得了皇上正式文书,世子妃便动了搬迁的心思,决意把落风镇辖下的村民都搬到镇上来。
一个镇三十几户,两百多人,她有再好的想法,没有人口,什么都搞不起来。
“世子妃会用镇上的房屋来跟你们换。石头垒的屋子,石头垒的院墙,不惧风雪,还有独立的小院,保证房子比你们现在住的好。每户还会发五两的安家费。”
有新房子?还有每户五两的安家费?
不少人都心动了。很多人家一辈子都没见过银子。
世子妃去年在镇上盖房子,他们好些人还进城当小工了。盖的不少都是新房子。石头垒的,比他们的茅草屋可结实多了。
冬天下再大的雪都不怕压。
而且那些新房子家家都修了炕。
可不少人还是心有顾虑,“那咱们的地呢。住在镇上咱们再回村里种地,就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