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轻剑斩黄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2章 《训练室的晨光》,医河长路,青灯轻剑斩黄泉,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顾老师,” 他突然指着模型上的指纹印,“我的指纹比您的浅。” 顾承川却笑了,从口袋摸出枣核针,针尖在晨光里划出细痕:“当年李医生的指纹,比我的深三倍,” 他的声音轻得像针尾的颤动,“但最终,每个医者的指纹,都会在患者心里刻下自己的印记。”
训练室的钟摆敲了七下,李小南的触诊手法终于分毫不差。顾承川递过灭菌纱布,看见学生指尖的红印,突然想起 1998 年洪水,李建国教他缝合时,自己的手指也被断针磨出了血。“去洗把脸,” 他拍了拍李小南的肩,“下午教你调机械臂的‘震颤缓冲参数’。”
沈星遥的脚步声在走廊响起,青稞饼的麦香混着训练室的消毒水味,在空气里轻轻摇晃。李小南摸着模型上重叠的指纹,突然明白,这些深浅不一的印记,不是失误的证明,而是医者成长的年轮 —— 就像顾老师说的,真正的触诊,是让指尖记住每个生命的独特心跳,让掌心的温度,成为比任何仪器都精准的坐标。
当晨光完全铺满训练室,顾承川的白大褂纽扣缺口被阳光照亮,像个等待被填满的、温暖的洞。李小南知道,那个缺口永远不会被缝上,因为它是医者留给患者的、最柔软的接纳,是让每个心跳都能自由进出的、永不闭合的缝。
最终,他在训练日志上写下:“今日心尖坐标:顾老师的掌心温度 36.8c,我的指纹与他的旧印重叠 0.7 毫米。” 字迹被晨光晒得发亮,旁边贴着镇沅孩子的简笔画 —— 两个白大褂身影在心脏上忙碌,针脚间漏出的阳光,正照亮模型的 “心尖软肉” 区,像道永不熄灭的、属于医者的晨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