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海神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3章 宝鼎,天人幽冥,月海神隐,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巳时的阳光穿透中军帐前的幡旗,在地上投下长长的旗帜光影。杨宝藏扶着腰间刀柄站在最前,御常寺的镇灵使们和军中将士围成一圈,留下中间一大片空地,人群中,甲胄摩擦声里混着几分屏息的紧张。盛宣逸抱着青鸟立在三步外,孩子藕节似的手指正揪着他的袖口,圆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盯着场中 —— 原女身着素白襦裙,在人群围出的空地上静立如莲,右掌托着的阴阳鼎泛着温润光泽,六足鼎身在日光下似欲舒展筋骨。

\"我们开始吧。\" 她扫视过人群,朗声开口,左手如彩云般划过鼎身,鼎身上的八个图案亮起金芒,鼎盖应声转动, 和鼎口边缘摩擦出阵阵蜂鸣,竟在周围荡起肉眼可见的灵气涟漪,涟漪荡过四周之时,各镇灵使身上的法器纷纷震动起来,发出相似的蜂鸣声。

原女缓缓松开双手,那尊阴阳鼎却纹丝不动地悬停在离地三尺的虚空中,宛如一棵扎根千年的古树般沉稳。她十指轻拢,在胸前结出一道浑圆法印——拇指相抵,食指相扣,其余三指如莲花瓣般舒展。当这道泛着微光的圆环举至眼前时,鼎身恰好被框在环中,仿佛一轮明月栖于窗棂。

鼎下青石地面忽然泛起水纹般的波动,先是一圈青碧色涟漪荡漾开来,紧接着又涌出鎏金般的波纹,两色光晕此起彼伏。更令人称奇的是,众人分明看见地面倒映着另一尊阴阳鼎,那虚影竟有寺庙香炉般宏伟,与悬空的本体形成鲜明对比。

原女手腕轻转,圆环法印平推而出。就在环面与地面平行的刹那,天地间的两尊鼎骤然变幻——空中那尊如吸饱了雨露的春笋节节膨大,而地上的倒影却似退潮时的浪花寸寸收缩。须臾之间,虚实易位,大小倒转,惊得围观者阵阵哗然。

杨宝藏望着原女衣袂翻飞的背影,心头涌起热流。这抹纤影此刻在他眼中,恰似黑夜中的长明灯,纵然前路荆棘密布,但只要这般人物尚在人间,希望的星火便永不熄灭。

原女双手缓缓收回,自然垂落身侧。阴阳鼎随之徐徐降下,稳稳落于地面。就在鼎身触地的刹那,鼎盖骤然腾起熊熊烈焰——然而这火焰却非寻常赤红,而是青金二色交织,如两条蛟龙般彼此缠绕,在鼎内翻腾不息。

众人见此异象,无不惊诧,纷纷低声议论。更有胆大者按捺不住好奇,忍不住向前迈出一步,想要一探究竟。

“阴阳鼎已开,诸位镇灵使,请取出法器。”原女环视众人,声音清冷。

镇灵使们面面相觑,一时无人敢率先上前。

“阿弥陀佛。”渊空大师低诵佛号,缓步走出,“施主,贫僧该如何做?”

原女微微一笑,说道:“大师只需将锡杖横置于火焰之上即可。”

渊空大师颔首,迈步上前。他本以为靠近鼎身会感受到灼热高温,然而甫一接近,却觉一股诡异气息扑面而来——半边身子如坠冰窟,半边身子却似置身火海,冷热交织,令人心惊。

他依言将锡杖横持,双手平伸,将杖身悬于鼎口。奇异的是,锡杖并未坠落,而是稳稳浮于火焰之上,仿佛被无形之力托住。

原女继续说道:“大师,请向法器注入灵力,直至鼎内光线缠绕法器为止。”

渊空大师双手结印,灵力涌动,缓缓灌入锡杖。不多时,鼎内骤然射出两道青金光线,细若小指,却如灵蛇般迅速缠上杖身,顷刻间便将整根锡杖包裹。片刻后,光线回缩,而锡杖已焕然一新,杖身隐隐泛着青金微光。

“大师,请取回法器。”

渊空大师伸手握住锡杖,入手仍残留着冷热交错的奇异触感。

有他带头,其余镇灵使再无迟疑,纷纷上前,将各自法器投入鼎中。原女走回夫君身旁,轻轻抚了抚青鸟的小脑袋。

“弟妹。”杨宝藏上前一步,低声问道,“接下来如何安排?”

原女目光扫过四周将士,答道:“大哥,之后镇灵使们以淬炼后的法器为将士们的兵器注入灵力,便可轻易破开妖物的皮毛与护甲,且效力持续时间比以往多出一倍。”

“好!”杨宝藏振奋一握拳,“有弟妹相助,何愁妖物不灭,宝物不归!”

原女微微颔首,又问道:“大哥,我让你准备的东西,可已备妥?”

杨宝藏一拍胸膛,朗声道:“弟妹放心,早已备齐!”说罢,他侧身示意。武成会意,让开身形,露出地上整齐叠放的十个坩埚。

原女上前一一查验,确认无误后,点头道:“好,待熔炼完毕,我便为大哥铸刀。”

“有劳弟妹了!”杨宝藏拱手行了一礼,眼中难掩期待。

一旁盛宣逸笑道:“大哥,我娘子说了,新铸之刀分量极重,小弟这里有一门锻体法诀,可助你驾驭。不如随我入帐,细细说与你听?”

杨宝藏浓眉一挑,手掌下意识按上腰间刀柄,指尖触及冰冷的金属时微微一顿。他转头看向盛宣逸,朗笑一声,重重拍了拍对方肩膀,甲胄上的鎏金兽首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既如此,为兄便谢过贤弟了!”

两人掀帘入帐,战袍下摆扫过门槛,带起一阵轻尘。

待最后一位镇灵使取回法器时,已是正午。众人法器皆已淬炼完毕,威能大增。

军中炊烟袅袅,将士们饱餐一顿,稍作休整。原女命武成将十个坩埚围绕阴阳鼎摆成一圈,众人见状,又纷纷围拢过来,翘首以待铸刀盛况。

杨宝藏一行人也走出营帐,立于人群之前。

原女看向杨宝藏,略带歉意道:“大哥,阴阳鼎只能熔炼混沌砥,若要铸刀,还需前往庆州城,寻一处大些的铁匠铺。”

众人闻言,脸上掠过一丝失望。杨宝藏却爽朗一笑:“荒山野岭,确实不便铸刀,无妨,待入城再办便是!”

盛宣逸取出混沌砥,郑重递到原女手中。原女接过那块粗糙的顽石,向前迈了两步,却在距离阴阳鼎三丈处驻足。她眸光微转,见围观人群仍挤在先前位置,当即清声喝道:\"所有人退后两丈!\"

声如金玉相击,众人闻言慌忙后退。原本拥挤的空地顿时开阔起来,中央只余阴阳鼎吞吐着青金烈焰。原女略一颔首,忽将手中顽石凌空抛起,左掌轻推,那石头便如被无形之手托着,稳稳飞向鼎口上方三尺之处。

她右手并指如剑,指尖灵光流转。但见鼎身镌刻的八个图案竟自行轮转移位,待图案排列稳定之时,鼎中金焰倏然收敛,只余青碧火舌幽幽跃动。混沌砥粗糙的外壳开始簌簌剥落,碎屑未及坠入鼎口,便化作青烟消散。

褪去外壳的混沌砥露出真容——通体如墨色琉璃般澄澈,内里星罗棋布的湛蓝光点,恍若将整片星空封存其中。随着青焰灼烧,琉璃般的材质渐渐熔作漆黑铁水,表面泛着星辰般的微光。

原女见状双掌虚托,十个坩埚应势浮空而起。她十指倏张,那团漆黑铁水竟分作十道细流,如黑龙入渊般精准注入每个坩埚。待最后一滴铁水归位,她合掌收势,坩埚依次落地,发出沉闷的铿锵声。

正当她要宣告熔炼完成时,忽闻阵阵牙关相击之声。抬眼望去,内圈将士们须发皆凝霜雪,呵气成雾,几个年轻士兵的鼻涕竟冻成了冰溜子。不远处的水桶翻倒在地,泼出的清水早已冻成整块坚冰。

\"倒是忘了寒气外泄...\"原女耳尖微红,歉然垂首。身后突然传来甲胄铿锵之声。杨宝藏紧了紧冻硬的战袍领口,朗声笑道:\"痛快!这大暑天里,弟妹倒是给咱们备下冰镇佳酿了!\"

将士们你看看我冻紫的鼻头,我瞅瞅你眉梢的冰晶,不知谁先笑出了声,顿时引发一阵哄笑。笑声里夹杂着此起彼伏的喷嚏,有个士兵想擦鼻涕,却发现冻住的冰柱掰都掰不断,惹得众人笑得更欢了。雪白的呵气在阳光下蒸腾,竟映出一弯小小的虹彩。

原女目光转向夫君,只见他怀中抱着青鸟,而青鸟周身正流转着一层淡金色的灵光——那是她先前布下的护体法力。此刻,这层灵光如薄纱般舒展开来,将盛宣逸也笼在其中,恰好为他隔开了阴阳鼎散发的刺骨寒气。

原女立刻转身向阴阳鼎施法,顿时鼎内金色火焰升腾而起,待众人身上暖和之后,她才收起法力。随后,她走上前,抬手向阴阳鼎反转手掌,阴阳鼎竟然变出了三个鼎身,以品字形排列,她手掌反转之际,三个鼎身位置相互交换,眨眼间,三个鼎身瞬间叠在一起,阴阳鼎变成了原本的大小。她走上前,将阴阳鼎托在手里,走回夫君处,将阴阳鼎交予夫君保存。

原女眸光微转,望向杨宝藏,青丝在微风中轻扬:\"大哥,混沌砥已熔炼完毕,事不宜迟,我们即刻启程前往庆州城铸刀。\"

杨宝藏闻言虎目一亮,粗糙的大手重重拍在胸前铁甲上,发出\"铛\"的一声闷响:\"好!有弟妹相助,何愁大事不成!\"他转头对武成喝道:\"备马!送贤弟和弟妹他们进城!\"

原女与盛宣逸相视一笑,十口盛满铁熔浆的坩埚被小心抬上马车,用浸湿的粗布层层裹好。数十铁骑护卫着马车冲出军营,朝着庆州城方向疾驰而去。

杨宝藏下令全军戒备,严防妖物再度来袭,同时让连日征战的将士们抓紧休整。

暮色渐沉,营中篝火次第亮起,盛宣逸夫妇一行却仍未归来。杨宝藏负手立于帐前,眉头紧锁,目光频频望向庆州城方向。夜风卷着沙尘掠过甲胄,发出细碎的呜咽声。

正忧心间,渊空、渊海两位大师已领着镇灵使们来到大帐。渊空大师手持锡杖,眉间川字纹深锁:\"怪哉,那二妖带着妖群若往昆仑,原州才是捷径。如今却直奔灵州城而去,莫非......\"锡杖重重顿地,\"灵州城中,另有玄机?\"

渊海大师拨动念珠,沉声道:\"镇灵使中,常笑生的'追风履'与陆追的'缩地旗'皆可日行千里。不如让他二人先行探路,若有异动,速速回报。\"

杨宝藏摩挲着刀柄,甲胄下的肌肉绷紧:\"法子虽好,只怕途中遭遇妖群......\"

\"阿弥陀佛。\"渊海大师合十道,\"轻装简行反不易察觉。只需避开主力妖群,当无大碍。\"

杨宝藏眼中精光一闪:\"妙!与其尾随追击,不如在灵州设伏!\"拳头砸在案几上,震得烛火摇曳,\"若能前后夹击,定叫那些孽畜措手不及!\"

议定后,常笑生与陆追走上前。渊空大师嘱咐道:\"遇妖则避,切莫恋战。若事不可为,立即折返!\"

二人领命。常笑生足尖轻点,追风履已泛起青光;陆追反手展开一面铁旗,旗面上刻着符文。夜色中,两道身影如鬼魅般掠过辕门,转眼消失在通往灵州城的方向。

众人又商议了些行军粮草的琐事,便各自散去。夜色如墨,营中只余几处哨火在风中明灭。杨宝藏和衣而卧,铁甲未卸,枕着刀鞘浅眠。

东方刚泛起鱼肚白,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正落在大帐的金顶之上。忽然远处传来闷雷般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惊起营外树梢的寒鸦。只见烟尘中,盛宣逸夫妇一马当先,青鸟立在原女肩头振翅长鸣。十余铁骑紧随其后,马蹄铁踏在冻土上溅起碎冰如星。

\"吁——\"

随着一声清喝,两匹战马人立而起,前蹄在空中刨出雪亮的弧光。马匹尚未停稳,盛宣逸已旋身跃下,玄色披风在身后猎猎作响。他大步走向马车,从厢内捧出一柄七尺长刀。缠刀的白布在晨风中微微鼓荡,隐约透出龙吟般的嗡鸣。

\"大哥!\"盛宣逸双手平举陌刀, \"幸不辱命!\"杨宝藏却没有立即接刀。

他猛地踏前一步,铁甲铿锵作响,双手重重握住盛宣逸的双臂。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铠甲下的肌肉绷紧如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红楼之庶子风流

屋外风吹凉

搬空宝库后,宗门无了

文默声

追夫这条路真的很辛苦!

摸鱼的毛豆

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

深仨品

荣耀王座之都市传说

观青鱼

我卖的盲盒太离谱,正魔两道打上门!

果冻别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