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冉魏将星王泰:谋士与暴躁老板的生死棋局
仙乡樵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3章 冉魏将星王泰:谋士与暴躁老板的生死棋局,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仙乡樵主,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七绝?咏冉魏卫将军王泰》
谋能卷甲势吞虹,曾拒卧龙堂下躬。
一子未收身作卒,邺门血溅北风空。
公元352年,邺城刑场。卫将军王泰望着刽子手手里那把磨得锃亮、一看就“业务熟练”的大刀,嘴角可能扯出了一丝比黄连还苦的苦笑。就在几天前,他老人家还在自己豪华的将军府里,裹着被子哼哼唧唧,表演“病入膏肓,药石罔效”的年度大戏。谁能想到,戏还没演完,观众席上最大的金主兼导演——那位刚打了胜仗、红光满面的冉魏皇帝冉闵,就亲自下场喊了“咔”,顺便给他和全家老小安排了一场“永久谢幕”。刀光闪过前,王泰脑子里大概像放电影快闪一样,闪回了三年前仓亭战场上那风光无限的一幕:十二万大军在他指挥下,跟开了挂似的席卷敌军,斩首二万八千级!那场面,旌旗多得把太阳都挡住了,鼓声锣声震得人耳朵嗡嗡响,简直是冉魏政权的高光时刻,人生巅峰!可惜啊,巅峰之后,不是下坡路,就是断崖跳。
一、乱世打工仔的华丽转身
话说在十六国那个“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的超级混乱年代,想混出头,光有本事不行,还得跟对老板,踩对点儿。王泰同志,就是这样一个深谙“跳槽艺术”的资深打工人。他早期的履历,史书上写得跟打了马赛克似的,模糊不清。估计也就是在胡人政权(比如后赵)底下,当个不高不低的军官,憋屈地混口饭吃,内心oS可能是:“我堂堂汉家男儿,给这些胡人打工,憋屈啊!”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和运气好的人)。公元350年,猛人冉闵横空出世,玩了一手漂亮的“反杀”,把后赵掀了个底朝天,建立了汉人政权冉魏。王泰一看,哟呵,新公司上市了!老板是汉人,还贼能打!这不就是自己苦苦等待的“独角兽企业”吗?必须火速投简历!
果然,是金子总会发光(在乱世,是刀子总会见血)。王泰很快就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不是来混日子的。就在冉魏开张没多久的永和六年(350年),着名的仓亭之战开打。这场仗,堪称王泰军事生涯的“封神之战”。
后赵那边不服啊,派了张贺度、段勤、刘国、靳豚等几位“老同事”组团来找茬。冉闵老板一看,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大手一挥:王泰,你带十二万步骑,先去黄城摆好阵势,给客人来个“下马威”!我亲自带八万精锐随后就到,咱们给他来个“铁钳合击”!
王泰领命,摩拳擦掌。战术执行得那叫一个漂亮!冉魏大军像两条巨大的蟒蛇,把后赵联军死死缠住。一番激战下来,战果辉煌:斩首二万八千级!一路追着敌人屁股打,追到阴安城,还把敌将靳豚给咔嚓了。这一仗打完,冉魏的军威达到了顶点,史书吹得天花乱坠:“甲士三十多万,旌旗、钟鼓绵延一百多里”,甚至说“即使是石赵帝国最强盛的时候,也无法与之相比”!王泰一战成名,从普通高管一跃成为冉老板的左膀右臂、心腹爱将。这升职加薪的速度,堪比坐火箭。
信任值刷满了,活儿自然就多了。没多久,后赵新老板石祗派汝阴王石琨带着十万大军南下砸场子。冉闵眼皮都不抬一下:王泰,你去,搞定他!王泰果然不负老板厚望,在邯郸城下又把赵军揍得满地找牙,斩首万余,把刘国剩下的残兵败将直接撵回了繁阳老家。
此时的冉闵和王泰,那真是蜜月期中的蜜月期。一个像无坚不摧的利刃(冉闵),一个像稳如磐石的刀柄(王泰),配合默契,在乱世中硬生生砍出了一片天地。王泰心里估计美滋滋:跟着冉老板干,前途一片光明啊!年终奖指日可待!
二、神算子的乌鸦嘴与老板的倔驴脾气
然而,好景不长。老板冉闵有个特点:勇猛是真勇猛,但脾气也是真火爆,而且倔起来,十头牛都拉不回。这不,麻烦很快就来了。
永和七年(351年),冉闵率大军围攻后赵的“钉子户”襄国城(今河北邢台)。这襄国城,是后赵的老巢,城高池深,硬得跟个铁核桃似的。冉老板围攻了快一年,愣是没啃下来,急得嘴角直冒泡。更闹心的是,前燕(慕容鲜卑)和后赵的残兵败将们一看冉闵在襄国耗上了,觉得有机可乘,竟然联合起来,凑了支大军,准备给冉闵来个“包饺子”!
消息传到前线,谋士王泰立刻开启了“神算子”模式。他赶紧给老板分析形势:“陛下啊,现在襄国这个硬核桃还没砸开呢,外面又来了群想捡便宜的黄鼠狼(外援云集)。您要是分兵出去跟他们打,那可就是腹背受敌,妥妥的‘夹心饼干’啊!依我看,咱不如坚守营垒,先挫挫这帮家伙的锐气,等他们自己露出破绽(徐伺其衅),咱再冲出去狠狠揍他丫的!这叫以静制动,稳赚不赔!”
这建议,搁谁看都是老成持重,精准抓住了战场命门。可惜啊,冉老板身边有个“神棍”队友——道士法饶。这位道爷估计平时靠跳大神混得挺开,一看王泰抢了风头,立刻跳出来唱反调:“陛下!您围襄国都一年了,寸功未立(无尺寸功),现在敌人送上门来了,您要是躲着不打,手下将士们会怎么想?士气还要不要啦?这仗必须打!打出咱冉魏的威风!” 这话简直是精准投放的“鸡血针”,直接戳中了冉闵那根最敏感、最好面子的神经。
冉老板一听,热血“噌”地就冲上了脑门,把王泰的苦口婆心当成了耳旁风,当场拍桌子瞪眼:“打!必须打!谁再敢bb拦着朕,别怪朕的刀不认人(我战决矣,敢谏者斩)!” 那架势,活脱脱一头倔驴被点着了尾巴。
结果呢?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尤其是不听劝的时候。冉闵大军果然被燕赵联军来了个前后夹击,场面惨不忍睹,几乎全军覆没。冉老板自己也是丢盔弃甲,狼狈不堪地逃回了邺城老窝。更讽刺的是,他前脚刚进城,后脚就听说城里谣言满天飞,说他这位“战神”皇帝已经驾崩了!这脸打得,啪啪响。
按常理,这时候老板该幡然醒悟,拉着王泰的手痛哭流涕:“爱卿啊,朕悔不该当初不听你的话啊!” 然而,冉老板的脑回路显然异于常人。他确实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处死了那个忽悠他出战的法饶父子。至于王泰?提都没提,更别说道歉了。在冉老板看来,皇帝的尊严比天还大,比地还厚,是绝不能低头的黄金圣衣!错可以认(杀法饶算认错?),但道歉?尤其是向臣子道歉?不存在的!这“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性格,就像一颗定时炸弹,给后来的君臣决裂埋下了深深的伏笔。王泰心里估计拔凉拔凉的:合着我这金玉良言,还不如一个跳大神的?老板这脾气,以后日子难过了…
三、闭门羹与催命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