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乡樵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0章 冉魏尚书令徐机:在历史绞肉机里的幽默自救与血色落幕,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仙乡樵主,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七绝?咏冉魏尚书令徐机》

血诏批残墨杂流,胡衣汉尺误裁秋。

铸钱熔佛充狼帐,笑掷刀环诘彻侯!

公元352年,农历闰正月(这倒霉仗挑的日子都这么拧巴),襄国(今河北邢台)郊野。寒风卷着血腥味,能把人呛个跟头。十多万具尸体横七竖八地铺开,场面比最混乱的春运火车站还“壮观”。在这片人肉地毯的某个角落,冉魏政权的尚书令徐机,可能正等着被砍头。这位在史书上只留下寥寥几笔名字的高官,此刻内心戏大概很足:“下辈子投胎,高低得选个长寿王朝的公务员当当……”

一、东晋铁饭碗?不香了!乱世跳槽指南

徐机同志的职业生涯起点,其实挺体面。人家早年是正儿八经的东晋公务员,端着铁饭碗,职务是“郎中”。别小看这个职位,放现在,大概相当于中央部委里的高级调研员或者司局级干部,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应该也不错(至少在和平年代)。天天在建康(今南京)的衙门里批批文件,喝喝茶,谈谈玄学(当时名士的流行爱好),小日子过得挺美。

然而,命运(或者说乱世)总爱开玩笑。东晋成帝咸和年间(326-334年),一场名为“苏峻之乱”的大风暴席卷而来。在兵荒马乱中,徐机接受了一项极其重要的“外交任务”:北上联络徐州刺史郗鉴和时任北中郎将、后来成为名臣的蔡谟,搬救兵!

这次出差,彻底改变了徐机的人生轨迹,当时华北大地上一颗最耀眼的“将星”冉闵,横空出世了!当冉老板在邺城皇宫(抢的后赵的)门口挂起“高薪诚聘,待遇从优,速来!”的招聘广告时,徐机带着他那份金光闪闪的“东晋中央部委工作经验”履历,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冉闵一看,眼前这位徐机,根正苗红(汉人士族),经验丰富(前朝高官),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cEo”人选!

于是,历史性(又有点滑稽)的一幕上演了:在邺城皇宫,一群可能还不太习惯新老板的胡人卫兵(冉闵早期军队里胡人也不少),手持长戟,列队森严。在这充满异族气息的环境中,我们的徐郎中,不,现在应该叫徐尚书令了,他穿着可能还不太合身的新官袍,小心翼翼地捧着象征百官之首的尚书令大印,穿过庭院。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晃晃悠悠,仿佛预示着前路的飘摇不定。

二、地狱级副本开启!冉魏“cEo”的极限求生

徐尚书令走马上任,屁股刚挨着尚书省那把可能还带着前任体温(或者血迹?)的椅子,就立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开局即地狱模式”。他的办公日常,堪称古代版“极限挑战”。

文件堆里的血腥交响曲: 刚提笔批完一份《关于抓紧春耕以安民生的紧急通知》,窗外就传来震天的喊杀声和凄厉的惨叫。冉闵的“杀胡令”如同一把野火,瞬间点燃了沉积数十年的民族仇恨。胡汉民众相互仇杀,今天你屠我村,明天我灭你族。徐机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血债血偿”的民族复仇狂热浪潮和“再杀就没人种地纳税了”的政权生存现实之间,走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钢丝。他批阅的每一份公文,墨迹里仿佛都掺着血。安抚汉民情绪?协调(或者说压制)胡人反抗?每一步都踩在火药桶上。

发薪日?我是“点石成金”的魔术师(穷版): 冉魏政权是打出来的,根基浅薄得可怜。后赵留下的那点家底?早被战乱和冉闵的大军消耗得差不多了。国库?比徐机刚洗完的脸还干净。最要命的是军饷!当兵的没饭吃没饷拿,随时可能哗变或者跑路。某次前线告急,军饷彻底见底,将士们眼巴巴等着。怎么办?徐机这个“财务总监”急中生智(或者说被逼上绝路),一拍桌子:“拆!把铜雀台(曹操建的着名奢华建筑,后赵石虎又加修过)上能拆的铜构件、铜装饰,全给我拆了!熔了铸钱!” 旁边的小吏可能都吓傻了,哆嗦着问:“大大大人…这…这可是文物啊!魏武(曹操)和赵皇(石虎)的…” 徐机估计头都没抬,冷笑一声:“命都要没了,要这些铜疙瘩当盾牌使吗?赶紧熔!铸成钱,立刻发下去!再晚,士兵的刀就该架你我脖子上了!” 这波操作,堪称十六国版的“破四旧”求生版,充满了荒诞的实用主义。

朝堂辩论?不,是“保命”与“保智商”的战场: 冉闵的朝廷,充满了从血与火中爬出来的骄兵悍将,思维简单粗暴。某次朝议,一位刚砍完胡人脑袋还热乎着的将军,杀气腾腾地提议:“陛下!那些抓来的羯族工匠留着干啥?浪费粮食!依末将看,全砍了手!让他们再也造不了兵器甲胄!” 此言一出,附和声一片。徐机一听,血压瞬间飙升,这哪是献策,这是要自断臂膀啊!他“噌”地站起来(估计袖子都带风),指着那将军的鼻子(当然,可能只是虚指,毕竟对方有刀):“胡闹!把手都砍了?谁去修城墙?谁去造云梯?谁去打造守城器械?下次敌人打来,您老亲自扛着撞门锤去冲阵吗?” 怼完武将,他立马转向坐在上首、眉头紧锁的冉闵,换上一种混合着无奈、恳求和“老板你快管管这帮莽夫”的语气:“陛下!此议万万不可!当务之急是招安、安抚!让他们干活!无论是工匠还是农夫,能出力、能缴税的活劳动力,可比一堆没用的死人头值钱多了啊!” 这种在朝堂上随时切换“怼人模式”和“哄老板模式”的技能,是徐尚书令的保命绝技。

给“杀胡令”打补丁:刀尖上的温柔: 这可能是徐机最魔幻、也最体现其复杂心态的任务。冉闵的“杀胡令”简单粗暴,引发了对“胡人”的无差别屠杀。邺城的街道上,胡人尸体堆积如山,甚至堵塞了下水道,瘟疫的威胁近在咫尺。徐机深知,这样杀下去,不仅道义上站不住脚(虽然他未必敢明说),更重要的是,会彻底激化矛盾,断绝任何和解或利用胡人力量的可能。于是,他发挥“文件高手”的特长,在具体执行细则上偷偷“打补丁”。他可能加上一条:“高鼻深目、多须者,或操胡语者,乃真胡,杀之。其貌类汉,言语无异,或久居汉地者,可察之。” 更绝的是,他可能还私下暗示或明确下令:“凡有长须(大胡子)者,慎杀!” 为啥?因为很多汉化程度很深、甚至几代人都生活在汉地的胡商、工匠,可能就靠这把大胡子显得像汉人了!这一条,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属官忧心忡忡地提醒:“大人,您这么做…万一被那些激进的将军知道了,参您一本‘通敌’‘怀柔’…可是杀头的罪过啊!” 徐机可能只是默默地磨着砚台里的墨,看着窗外残阳如血,轻叹一声:“杀光了,谁来种地?谁来织布?谁来行商?谁来交税?谁来修城?…总得给后世,给这片土地,留点能干活的人吧?这骂名…我背了。” 这微小的修正,是在血色恐怖中,一丝微弱却倔强的人性之光和实用主义理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开局在马刺发育三年

凌晨两点30

天人幽冥

月海神隐

替嫡姐怀上世子爷的孩子后,她死遁了

姜云笙

重回70:囤满物资,替妹下乡!

此间第一等

穿越四合院之开局落户四合院

步兵

交换兽夫后,疯批S级争着求我宠

何欢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