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海神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章 另谋方向,千人骑万人跨的白薇小说免费阅读,月海神隐,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67章 另谋方向

清晨的大慈恩寺,静谧而庄严。伴随着悠悠钟声,僧侣们身着整齐的僧袍,手持经卷,神色虔诚,陆续朝着大殿走去,准备开启一天的早课。

寺院幽静的一角,一间禅房内,檀香袅袅升腾,萦绕在禅房的每一处角落,为这方空间增添了几分宁静祥和的氛围。渊空大师话语落下,屋内一时陷入短暂的沉默。

青鸟目光瞬间锐利如鹰,笃定地看向大师,不假思索地回应道:“晚辈确实听闻过此教。不过,依晚辈之见,从其教义本身来看,似乎并不归为邪教范畴。”

渊空大师轻轻颔首,赞同道:“严格来讲,这圣灵教并非单一的独立教派,而是由数个民间团体融合而成。其中,还有个由女子组成的聚仙会。这些团体原本各自独立,分布在各州府,起初不过是民间的乡绅自发形成,旨在护卫当地安全。然而,两年前,不知因何缘故,他们开始彼此联络,统一行动,并对外自称圣灵教 。”

青鸟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向渊空大师投去询问的目光。他的思绪在脑海中快速运转,试图从大师的话语里找出线索。“依大师所言,结合晚辈所了解的情况,此教理应是个正教,难道内部出现了变故?”

“施主一点即通。” 渊空大师眼中露出赞赏之色,接着说道,“他们自称圣灵教之后,认为大唐民间疾苦,这一切苦难皆源于天宝兵变。而他们将矛头直指异国之人,认为是异国之人来到大唐,才引发了这场祸乱 。” 渊空大师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忧虑,似乎对圣灵教如今的走向深感无奈。

青鸟轻皱眉头,认真思索后说道:“可据我在书籍中所见,天宝兵变虽是安禄山、史思明这两个异国之人发起谋逆,但他们率领的兵将,十之八九都是大唐子民。相反,参与平乱的队伍里,却有众多异国将领。”他顿了一顿,叹息道:“此兵变表面看是异国之人叛乱,实则是当时的朝廷施政有误才导致的这场灾难。”

说到此处,青鸟心中暗自感激凤鸣平日里在身旁的唠叨,以及一路走来裴玄素的论政与讲述,这些知识此刻如同明灯,照亮了他对这一事件的认知。

渊空大师听了青鸟的表述,不禁连连点头称赞:“施主见解独到,敢于直言他人所不敢言,实在难得。” 他神色变得愈发凝重,继续说道,“可惜,普通百姓心思单纯,难以洞察事情真相,最终被有心之人利用。如今的圣灵教,打着扶持朝廷、驱逐异国之人的旗号,怕是有所图谋 。” 渊空大师的目光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圣灵教背后隐藏的危机正逐渐蔓延开来。

“朝廷可曾查明圣灵教教主是何许人也?教众之间又是怎样联络的呢?”青鸟疑惑发问。

“眼下仅探得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四大护法的消息。这四人各掌一方分舵,借由分舵互通消息。只是遗憾,至今仅知其名号,却未能查探到这四人的真实面目 。” 说罢,渊空大师缓缓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如今,圣灵教势力急剧扩张,教众遍布中原各地。以其野心勃勃的态势,将势力渗透至长安,也就不足为奇了。”

青鸟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渊空大师对圣灵教情况的细致述说,神色愈发凝重,内心仿若被投入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脑海中各种线索不断交织、碰撞。沉吟片刻后,青鸟抬眸望向渊空大师,眼中满是探究与思索,谨慎开口道:“大师,您的意思是,此番异国使团人员遇害之案,极有可能是圣灵教暗中所为?” 话语落下,他紧盯着大师的脸庞,急切期待着答案。

渊空大师神色沉静,目光深邃如渊,语气笃定却又带着几分无奈,“依老衲看来,此事怕是和他们脱不了干系。”

“大师,昨夜我在客馆之内,机缘巧合下,无意间听闻三个回鹘人低声谋划。” 话一出口,青鸟稍作停顿,整理了下思绪,旋即将那几个回鹘人交谈的内容,以及李国昌、张仲武等人提及的回鹘相关事宜,仔细筛选出其中最为关键、要紧之处,毫无保留地,一五一十详细说与渊空大师听 。

此时,净悟轻手轻脚地推门走进禅房,双手稳稳端着一个木盘,盘中摆放着几样简单却精致的斋饭。他脚步轻盈,悄无声息地走到一旁,小心翼翼地将木盘搁下,动作轻柔,生怕惊扰了屋内正在热烈探讨的二人。

渊空大师神色专注,眼神中透着思索。青鸟讲述的过程中,他时而微微点头,时而眉头轻皱,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待青鸟言毕,他轻轻叹了口气,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清晰:“照此情形推断,这桩事背后怕是牵扯了诸多势力,若是他们相互勾结、暗中搅和,局面只会愈加复杂。如今留给你们的时间,不过区区几个时辰,想要在如此紧迫的时限内突破此案,抽丝剥茧找出真相,着实艰难万分呐。”

青鸟微微皱眉,额头上刻着深深的忧虑,叹息道:“如今这局势,实在是严峻到了极点,不容有丝毫乐观。单说一个圣灵教,打着驱逐异国之人的幌子,便在民间肆意蛊惑人心,有朝一日,必然会搅得四方不宁,乱象环生。百姓们被其煽动,人心惶惶,社会秩序必然摇摇欲坠。而此次异国使团惨遭杀害这一事件,更是雪上加霜。”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若是有心怀不轨、居心叵测之徒,妄图趁乱兴风作浪,煽动民众情绪,图谋发动叛乱,那对于大唐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给予的将是致命一击。长此以往,整个天下必将陷入大乱,战火纷飞,生灵涂炭……”他说到此,声音不自觉地低沉下去,仿佛被即将来临的危机紧紧扼住了咽喉,话语戛然而止,脸上满是凝重与担忧,眼神中透露出对大唐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

就在这时,一直静静聆听的净悟忍不住插话。他微微仰起头,目光坚定如炬,语气轻快却又带着十足的自信,说道:“依我看,暂时还未到这般危急存亡的地步。虽说有些节度使各怀鬼胎,心思难测,但若要他们贸然起兵谋逆,只怕还不敢如此大胆妄为。”

说罢,净悟端起木托盘,恭恭敬敬地递向师父渊空。渊空微微颔首,面露慈祥,随即从托盘中拿起两个胡饼,将其中一个轻轻递到青鸟面前。青鸟见状,连忙点头致谢,双手接过胡饼,动作间尽显礼貌与谦逊。三人就此边吃边继续讨论起来。

净悟咽下口中的胡饼,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目前,各个节度使自身实力有限,根本无力取代朝廷,以他们现有的影响力,想要威慑整个中原,为时尚早。他们与朝廷之间,如今正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这些节度使需要朝廷这个大平台来稳固自身地位,而朝廷也需要他们拱卫四方,维持局势稳定。这种平衡,目前无人敢轻易打破,也没有人愿意成为第一个打破僵局的人。”

他咬了一口胡饼,咀嚼着含糊说道:“要是换做我,肯定会继续按兵不动,等待时机成熟,再伺机而动。”

渊空大师静静地听着净悟的一番说辞,脸上渐渐浮现出欣慰的笑容,不住地点头,眼神中满是对徒弟的赞赏与认可。青鸟也深以为然,对净悟的观点表示赞同,微微点头示意。

“不过,” 净悟话锋陡然一转,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渊空和青鸟两人听闻,目光径直投向他,眼中满是期待与好奇。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万一有人从中作梗,蓄意挑起风波,局势便会急转直下。届时,说不定会有人被形势所逼,无奈之下率先动手。又或者,有人故意制造事端,引发民众恐慌,从而破坏节度使和朝廷之间的这股平衡。”

他一边说着,一边再度将手中的胡饼送到嘴边,狠狠咬上一口。一时间,那胡饼将他的两个腮帮子撑得满满当当,活像一只正在储存过冬粮食的松鼠。

渊空静静聆听着净悟的话语,右手下意识地捋着胡须,双眼微眯,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每一个字都似在脑海中反复琢磨,不放过任何一丝细节。

青鸟心中虽因净悟的分析,仿若在浓重阴霾中瞥见了些许曙光,可当真正面对下一步行动时,却依旧满心迷茫,不知该从何处着手探查。他眉头紧蹙,目光在屋内来回游移,显得焦灼又无助。此时,他瞧见一旁气定神闲的渊空大师,心中豁然一动:不如向大师请教,以大师的阅历与智慧,定能为自己指明方向。

这般想着,他站起身来,在渊空大师身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而后,他抬起头,一脸诚恳且沉重地望着渊空大师,眼中满是求助之意,“大师,此次长安城的事件错综复杂,晚辈实在是束手无策,如同置身迷障,不知该何去何从。还望大师慈悲,为晚辈指点迷津,告知晚辈该如何破局。”

渊空大师双唇轻启,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随后缓缓起身,在禅房内来回踱步,袍袖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摆动。片刻后,他停下脚步,目光平和地看向青鸟,徐徐说道:“如今这情形,施主仅在外围查探,怕是难以洞悉事件的真正缘由。此次案件牵连甚广,盘根错节,施主不妨另辟蹊径,深入官府内部。那里或许隐藏着诸多关键线索,一旦深入其中,反而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言罢,渊空大师转头看向净悟,目光中带着一丝期许,同时伸出右手。

净悟原本正一脸迷茫地看着师傅,被渊空大师这么一看,眼珠机灵地一转,瞬间心领神会。他赶忙伸手探入怀中,摸索一番后,掏出一块令牌,双手高高举起,毕恭毕敬地递给师傅。

渊空大师抬手接过令牌,稳步走到青鸟面前,将令牌递到青鸟手中,解释道:“这是我师弟给我的令牌,凭借它,能在官府之中畅行无阻。施主拿着,方便进入各处官府,调查此次案件。”

青鸟双手郑重地接过令牌,定睛细看,只见这令牌由铜铸造而成,质地厚实,表面泛着古朴的光泽。令牌正面刻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 见令如尊,笔锋凌厉,尽显威严。翻转令牌,背面刻着几行小字:大慈恩寺法摄四方安国护民渊海大法师。

他心中一惊,才明白这竟是国师的令牌。他抬眼看向渊空大师,眼中满是疑惑,忍不住问道:“大师将如此贵重的令牌予我,那您若要出入官府,可该如何是好?”

渊空大师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会心的笑容,目光温和地说道:“施主不必为此忧心。老衲要去的地方,无需凭借这令牌便能通行。反观当下,施主肩负查明案件真相的重任,深入官府调查势在必行,这令牌于施主而言,可谓是至关重要,能为施主的探寻之路扫除诸多障碍,所以,施主比老衲更需要此物。”

“那就多谢大师了!” 青鸟心中一阵激荡,原本正为如何进入官府查探一事犯愁,虽说满心期待能深入官府,获取更多关键信息,可无奈没有出入令牌,此事一直悬而未决。此刻,渊空大师递来的令牌,恰似一场及时雨,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这令牌犹如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通往官府机密之地的大门,让他看到了揭开案件真相的曙光,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

他双手郑重地接过令牌,仿若捧着稀世珍宝,小心翼翼地收入怀中,令牌入怀的瞬间,他似是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渊空大师抬手示意青鸟入座,两人再度坐回座位,屋内气氛重归平静。

青鸟忽然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脑海,想起一件萦绕心头已久的事,于是,他目光诚恳地望向渊空大师,询问道:“大师,晚辈近来听多人提及十八年前牛虎二妖之事,那鸟头妖也曾说起,不知大师对此事是否知晓?”

渊空大师闻言,原本平和的身体微微一怔,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他缓缓看向青鸟,眼中满是思索,似在回忆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片刻后,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说道:“十八年前,长安城中突然出现两个实力强大的妖物,牛妖游菟和虎妖蛮角卫。此二妖修为高深莫测,当时御常寺内一众高手倾巢而出,却无人能与之抗衡,死伤惨重。后来,有个书生盛宣逸,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长安城。这夫妻二人聪慧过人,尤其是那妻子,法力超群,竟能与牛妖游菟打成平手。加之他们与御常寺联手,多方合力,才逼迫二妖西逃昆仑山。但即便如此,大明宫内还是丢失了两件宝物,一件是半块残片,另一件是一个红色锦盒。事后,陛下敕令,务必诛杀此二妖,追回宝物。于是,我和师弟带着一众镇灵使,和当时的都尉杨宝藏,率领数千人马,随同这夫妇二人一路追逐,直至灵州城,中间经历大小十数战。在灵州一带,又遇到贵派的玄真子道长夫妇,这才得知道长和那书生盛宣逸居然是兄弟二人。之后,众人齐心协力,一路追到昆仑山,历经苦战,这才彻底打败牛虎二妖,夺回了宝物。”

青鸟听得入神,双眼紧紧盯着渊空大师,待大师说完,他才回过神来,心中豁然开朗,原来这段往事背后竟有如此曲折的经历。旋即,他又抛出心中另一个疑问:“大师,那牛虎二妖为何要在长安城闹出这么大动静呢?”

渊空大师神色凝重,陷入沉思,良久后缓缓说道:“施主在贵派可曾听闻天人幽冥四界之事?”

青鸟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看向渊空大师的眼神愈发专注,示意大师继续说下去。

只听渊空大师继续道:“施主应该知晓,数百年前,当时的新朝对外战事频繁,吏政腐败不堪,各地天灾接连不断,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死者多达数千万。到了地皇三年,国家已然陷入崩溃边缘。然而,也只有我等玄门之人才知晓,这一切皆是幽冥二界肆意侵入人界所致。他们附身在人类身上肆意所为,毫不顾忌,这才导致国家破败,人间乱象的恶果。”

青鸟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像是被回忆触动,连忙接过话茬,“家师曾详细讲过这段过往,当年我派的开派祖师元一真人,洞察局势,凭借超凡智慧与卓绝法力,毅然襄助大汉世祖,历经无数波折,终助大汉世祖成就了一统天下的千秋大业。”

渊空大师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认可,神色间流露出对那段历史的感慨:“确实如此。也正是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期,我佛门僧众远渡重洋、长途跋涉来到中原。初入中原时,虽面临诸多艰难险阻、文化差异,但凭借着慈悲为怀的教义、普度众生的宏愿,逐渐被中原百姓接纳,开始在这片广袤大地上扎根生长,播撒下佛法的种子。”

青鸟原本疑惑的神情瞬间转为恍然大悟,不禁轻拍额头,应了一声:“原来如此。经大师这么一说,晚辈才留意到,那时我们玄门弟子的修行理念、传承体系虽已初具雏形,但在世间还未被正式称呼为道家,想来也是随着岁月变迁、发展壮大,才有了如今的名号。”

渊空大师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对往昔岁月的感慨,继续说道:“回溯彼时,我佛门初入中原,世人皆以 “浮屠教” 称之。”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也恰是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佛道两派首次摒弃门户之见,携手并肩。彼时,幽冥二界势力猖獗,频繁侵扰人间,致使灾祸横行、民不聊生。为彻底杜绝此类灾祸在后世重演,佛道两派一众高手挺身而出,与幽冥二界的邪恶势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殊死相搏的大战。

这一战,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佛道两派弟子前赴后继,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虽然死伤惨重,也正因如此,后世来自幽冥二界的侵扰大幅减少,人间迎来了一段相对久违的安宁。

可惜,平静的时光并未持续太久。就在十八年前,一次偶然的机缘,我们在与牛虎二妖的激烈对抗中,从它们口中惊悉了一个惊天秘密。原来,当年天界上神曾在人界留下几样非凡之物,分别是能洞察天机的承天镜、蕴含无尽归元之力的归元仲,以及可开启神秘之门的指天匙。这三件宝物拥有着难以想象的强大力量,只要将它们集齐,便能打开通往幽冥二界的大门。

那些妖物得知此等隐秘后,顿时野心膨胀,妄图借此到达幽冥二界,从而获取更为强大的法力,称霸三界。于是,它们倾巢而出,四处搜寻这三件神器,一时间,风波再起,各方势力纷纷卷入这场围绕神器的纷争之中,局势变得愈发错综复杂,危机四伏。”

青鸟静静聆听,直至大师话语落定,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思索的涟漪。他回想起师门典籍所载,其中着重记述了祖师开山立派的艰辛历程,以及助力大汉世祖成就大业的辉煌往昔,字里行间满是祖师的壮志豪情与丰功伟绩。然而,当目光回溯至当下,师门记载中竟好似缺失了一段关键岁月,对于佛道两派携手合作之后所发生的诸多要事,全然不见踪影,宛如被岁月尘封的神秘篇章。

可此刻,渊空大师娓娓道来,那些被遗漏在师门记载之外的过往,如同点点繁星,逐渐照亮了青鸟心中的未知角落。每一个细节、每一段故事,都在填补着他认知中的空白。往昔诸多萦绕心头、无从解答的疑惑,也在大师的讲述中渐渐明晰,为青鸟揭开了一段被隐匿许久的历史,弥补了诸多遗留的未知问题,让他对往昔的风云变幻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知 。他眼中闪过一丝恍然,果断开口说道:“所以大师说的大明宫中丢失的两件宝物,莫非就是……”

“不错,正是归元仲和指天匙。” 渊空大师目光笃定,语气沉稳地肯定道。

青鸟心中顿生诧异,微微皱起眉头,不由得看向大师,眼神中满是疑惑,脱口问道:“那为何在我师门之中,从未有关于大师所说的三件宝物的记载呢?”

他心底暗自思忖,自儿时起,师父与师母便对自己的身世三缄其口,仅言母亲在昆仑山守护父亲时惨遭杀害,父亲也不幸命丧妖物之手。多年来,他对这番说辞深信不疑,从未有过丝毫质疑。然而,此刻听了渊空大师的一番话语。他的内心不禁泛起层层涟漪,一种难以名状的疑惑悄然滋生。往昔师父师母谈及父母时,都未曾谈及他们在长安所发生的事情。如今,他愈发清晰地察觉到,师父师母一直以来都在隐隐回避某些至关重要的事情。

渊空大师神色略显凝重,轻轻叹了口气,回应道:“唉,人间即便没有异域之人的骚扰,亦是纷争不断,战祸频仍。晋朝元康元年,残留在人界的异域势力再度蠢蠢欲动,肆意起事,搅得天下大乱,异国入侵,百姓流离失所,衣冠南渡。也正是在那段动荡岁月,不少门派在战火中惨遭覆灭,传承就此中断,大量珍贵的记载书籍也在无情的战事中被付之一炬。到了前朝大业年间,又是一场席卷天下的祸乱,幸存下来的门派更是寥寥无几,许多门派中那些高深精妙的法门,也都因此失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清冷校草的抹布日常by姜厌辞

观青鱼

侍奴(寝奴,主人) 笔趣阁

林森森森森

清冷校草被流氓教官盯上了

摸鱼的毛豆

炉鼎(Np)

深仨品

omega纯生双腿大开胎头坠落

简单要暴富

乖软美人的婚后日常by

神龙豪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