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随流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65章 成年人的紧箍咒,那年花开1981,风随流云,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成年人的紧箍咒
因为李野的几个点子,本来预计两天后启程返回的队伍,又在日光城耽搁了两天。</p>
一分厂的职工和烈士亲属,都纷纷到布达拉宫前面排着队拍一张镜像倒影,</p>
而杨玉民和他的同事们,则需要给多个单位拍摄一系列“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干什么”的镜头。</p>
宣传部要拍,医疗队要拍,文化系统、风华服装等等部门的人都要拍</p>
虽然大家还有几千公里的路要走,但是这次扫墓活动的终点就是日光城,</p>
所以参加行动的各个单位已经是“圆满完成任务”,用一个日光城的漂亮的镜头给此行划上圆满的句号,得到了大家强烈的赞同和重视。</p>
于是这就热闹了,很多人没有出镜经验,一拍摄就紧张,磕磕绊绊的非常不自然,</p>
但是他们的单位都非常执着,把这些拍摄当成“大事”来对待,必须要拍到完美,到最后把摄影师和这些非专业演员折腾的疲惫不堪。</p>
但是略懂摄影的“总策划”李野,却没有拍。</p>
杨玉民都无奈的问李野:“你不能总是不争不抢呀!等到宣传片拍出来,别人都风光无限,你却默默无闻这对你不公平。”</p>
李野微笑着摇头道:“你想歪了,我只是还没想出适合我的台词而已,以后还有机会的,不着急。”</p>
“.”</p>
李野确实没有想好自己的台词。</p>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干什么?</p>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在他穿越之后是一直在变化的。</p>
刚开始是赚点小钱,把小媳妇儿娶到手,美美的就能过上一辈子。</p>
而到了现在,李野对未来的欲望也越来越“高远”,甚至到了不能随便说出口的地步,因为说出来之后别人会以为他是疯子。</p>
所以还是不说的好。</p>
但是杨玉民好像误会了李野的意思,以为李野是认为以后还有留下了,他还要在医院照看那几个病人。</p>
虽然病人出院之后可以坐飞机返回京城,但出来的时候前呼后拥,回去的时候形单影只,心理上的落差可想而知。</p>
大家都圆满的完成了任务,车队里却唯独没有他牛红章的一个座位。</p>
这任务,跟他有毛的关系?</p>
。。。。。。。。。。。。。。。。。</p>
青藏公路按照里程来算,要比川藏公路短五百多公里,接近五分之一,但是在八十年代,如果按照耗时来算的话,那至少要短三分之一。</p>
因为青藏公路的海拔落差小,道路坡度也小,很多地方都是一眼笔直的看到天边,而且道路两旁都是齐平的平地,就算司机路上打个盹儿把车开出去了,最多也就是吓一跳而已。</p>
相反川藏线上的司机要是打个盹儿,那可就真要了命了,因为它的一侧总是悬崖,一个不留神说不定就要去找阎王爷唠嗑了。</p>
所以两条进藏路线上的汽车驾驶难度,相比起来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儿。</p>
另外在铁路通车之前,青藏公路承担了进藏物资95%的运输压力,沿途也有大量的兵站、道班,也有无数默默坚守的护路人,保障着这条大动脉的畅通。</p>
当李野走上青藏公路之后,是越想越气,就牛红章走的这条路,那不比自己走的川藏线轻松多了?结果他就是给自己拉了个大的,你说他是不是诚心捣乱?</p>
青藏公路唯一不如川藏线的两点,就是平均海拔有点高,另外就是景色比较枯燥,</p>
但是这边的动物非常多,经常大队大队的横穿马路,也算是一道独特的风景。</p>
这一天,李野远远的看到一大群野羊在公路一侧逡巡不前,想要上公路,但是走到公路边上,远远的看到车辆又会惊吓的退回去。</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