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字手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1章 起风了啊,军官(巨肉高H),码字手痛,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尉迟破军眼睛重新盯着报纸,一副伱们怎么说我都不听的样子。</p>
这两个耍口舌之辈,和他们说得越多,想得越多,越容易出错!</p>
以前尉迟破军还要自己想想,现在倒有一个更加简单的方法,扔给周铁衣,先让他想,看这小子怎么做,自己再琢磨着两边的意思,再想自己该怎么做。</p>
说不动尉迟破军,青空规和董行书也不在意,这夺权的种子一旦埋下去,迟早要生根发芽。</p>
若他尉迟破军真的那么清心寡欲,就应该回家抱孙子,而不是坐在这承恩殿中看奏折!</p>
又翻了一版,这次青空规和董行书同时皱眉。</p>
不过有之前几版铺垫,他们没有妄下结论。</p>
‘珍宝’,‘花魁’,‘小说’。</p>
当翻完整篇报纸,董行书呵斥一声,“治民之道,却行荒唐之举,实乃害民!若天下人都只看美色珍宝,那如何教之仁义?”</p>
尉迟破军是知道周铁衣八个版面排版的,但是当看到‘珍宝’上奢靡的描写,‘花魁’上对于美色毫不掩饰的贪婪,即使他也觉得周铁衣做得有些过了。</p>
特别是看到那段对赵太岁和神秀和尚的描述,更近乎是扭曲事实,只顾着博人眼球!</p>
青空规眼中也厉色内敛,甚至他收起了平日里老好人的形象,直接拿起一本空白奏折。</p>
落笔《论天京报惑民疏》!</p>
相比于儒家,他们法家更加容不得后三版的存在!</p>
尉迟破军即使眼睛没有看着两人,但也知道两人在干什么,他暂时想不明白,索性不想,而是看向小说篇。</p>
这小说一则志怪短篇,一则连载长篇,倒是颇为有趣。</p>
朱雀城。</p>
忙碌报纸的董修德和青空命两人也拿到了也写不下去!”</p>
青空命听出了题外音,“你的意思是?”</p>
董修德说道,“立马召开文会,通知各家名士,让他们看看这周家子究竟办了什么荒唐事!”</p>
只要天京名士们都耻笑《天京报》荒唐,天京百姓自然不敢轻易购买。</p>
“这办法不错。”</p>
青空命想了想说道,“我这就去办。”</p>
白虎城周府。</p>
下人们拿着几份才购买到的天京报,按照周铁衣的意思,将报纸整整齐齐糊在大门上。</p>
等糊完了报纸,原本光洁如新的黑漆大门多了一块白色,怎么看怎么不对劲。</p>
门子不敢轻易评判,看到亲自来做这件事的事阿大这位周铁衣的亲卫长,于是拐着弯说道,“二少爷还真是深谋远虑啊。”</p>
他没有说周铁衣深谋远虑什么。</p>
反正这话总不会错,若阿大想要告诉自己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自然会开口告诉自己。</p>
阿大瞥了门子一眼,“你这个蠢货怎么猜得到少爷在想什么!”</p>
“是是是。”门子连连点头。</p>
阿大得意地指了指报纸,说道,“这《天京报》三个字是天后娘娘写的,所以可以纳福,这‘军事’二字是右将军写的,所以可以辟邪,以后把这报纸糊在门墙之上,就能够纳福辟邪了。”</p>
门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p>
这也正常,毕竟儒家,法家经常宣称,大儒和法士们的文章,夜中放光,就算有妖邪,也不敢轻易靠近。</p>
大儒和法士们都做得到这点,没道理天后娘娘和右将军做不到啊!</p>
有了这个理由,门子如获至宝,这又是可以吹嘘的一件事了。</p>
于是一阵风从周府门子这里开始吹,吹向今天来拜访周府的所有外人耳中。</p>
而这还只是其中一道微风。</p>
白虎城有头有脸的武勋门府,都将《天京报》糊在门上,并且逢人就说原因。</p>
青龙城,玄武城各大商会会馆也同样这么做!</p>
朱雀城,陶然居。</p>
这是一座六层高楼,素来是普通人会客之所。</p>
周铁衣一大早就要处理报纸之事,自然早上没有邀请何启功,所以中午邀请了何启功。</p>
何启功硬着头皮来了陶然居,上了六楼,这一整层楼都被周铁衣包下,各家武勋子弟都面带笑容,络绎不绝地赶来。</p>
何启功在心里想道,今天就算是当了那件珍宝,也得先把这饭钱给付了。</p>
“清远来了。”</p>
看到何启功上楼,这个工具人被自己逗了两天,现在估计还在犹豫该想着怎么结账的问题,这好办,今天这账又不贵,而且还让你买单,这就叫施恩。</p>
周铁衣身穿一件白虎斗麒麟锦衣,即使坐着,也将周围衣着光鲜的武勋们压了下去,甚至连左边坐着的四皇子李静身上的华服也比不上这一件。</p>
武勋子弟都是识货的,消息也灵通,自然知道这件白虎斗麒麟锦衣是怎么来的,是谁赏的,嘴上的奉承更是越发真心实意。</p>
何启功小趋步走到周铁衣身边,他的余光落在桌上一道道菜式上。</p>
兔肚,鸡汤,牛肉,猪耳……</p>
都是寻常菜,何启功在心里舒了一口气,甚至一时间忘了自己来天京之前,对父亲说要瞧周家麒麟子的时候的自信。</p>
人穷志短,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p>
以前何启功对这句话根本没有理解,但今天他深刻理解到了。</p>
若今天当着这么多武勋子弟的面,酒足饭饱之后,周铁衣示意自己付账,自己却拿不出这钱,他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说出口。</p>
好在这周二少也是个明白人。</p>
何启功在心里想道,竟然对周铁衣升起了几分感恩之情。</p>
特别是走到周铁衣身边的时候,周铁衣亲切地将何启功拉到自己身边坐下,然后介绍道,“这位是我周家祖上部曲后人,这段时间刚好来京游玩,大家认识一下。”</p>
何启功立马起身,抱拳说道,“在下山铜府何启功,字清远,见过四殿下,见过诸位。”</p>
周围的武勋们一听,知道何启功是周家的门生故吏后代,而且是周铁衣看重的那一种,也不摆架子,立马纷纷见礼,还顺势夸赞了何家祖上,一幅其乐融融的样子。</p>
不少武勋子弟还亲自邀约何启功去府上坐坐,这个时代!</p>
他没有继续解释,而是站起身来,走到阑槛处,靠着阑槛,看向外面天京的繁华。</p>
众人看向周铁衣,有些不明所以,这话说到一半,怎么不说了呢?</p>
忽然,一阵天风从外穿堂而过,扫清夏日炎炎。</p>
周铁衣抬起衣袖,如一只黑色大鹤展翅,任凭清风灌袖,恍若名士风流,连那锦衣之上,白虎与麒麟相斗的凶厉之气,都少了几分。</p>
他转头看向众人,眉眼之间,欢快如稚子,“起风了啊。”</p>
何启功看向立于栏杆处,乘风潇洒的周铁衣,忽然觉得那绝代弄臣的评价应该还要加一句,不过究竟加哪一句,他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说。</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