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荆州盛景引群雄
隐居的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9章 荆州盛景引群雄,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隐居的鱼,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厚站在高台上,俯瞰着脚下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
自从击退曹军,稳固荆州之后,他便大刀阔斧地推行起一系列新政。
他下令开放边境,鼓励商贸往来。
一时间,荆州各处关隘车水马龙,来自各地的商队络绎不绝。
丝绸、瓷器、茶叶、粮食……
各种货物堆积如山,交易声此起彼伏。
空气中弥漫着铜钱碰撞的清脆声响,还有商人们讨价还价的喧嚣。
王厚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他不仅重视农业生产,更将商业发展视为重中之重。
他亲自巡视市场,与商贾们攀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并适时调整政策。
荆州的繁荣,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目光。
百姓安居乐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孩童们在街头巷尾追逐嬉戏,清脆的笑声回荡在空中。
这繁荣景象,自然也传到了远在许都的曹操耳中。
“报!主公,荆州近来商贸兴盛,百姓富足,一片繁荣景象。”探子跪在堂下,恭敬地禀报。
曹操端坐于高堂之上,手中摩挲着一枚玉扳指,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哦?王厚小儿,倒还有些手段。”
他放下扳指,缓缓起身,踱步至窗前。
窗外阳光明媚,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
然而,曹操的心中却涌起一股莫名的烦躁。
表面上,他赞赏王厚的能力,可内心深处,却对这日益强大的荆州充满了忌惮。
他深知,一个繁荣稳定的荆州,对自己的霸业将构成巨大的威胁。
他眯起眼睛,望着远方,仿佛要将那片繁华之地尽收眼底。
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威严:“来人,传令下去……”
曹操回到案几后重重坐下,虎目扫过堂下众人,沉声道:“荆州王厚,如今羽翼渐丰,诸位有何良策?”
堂下谋士,闻听此言,皆面色凝重。
程昱率先出列,拱手道:“主公,荆州沃野千里,乃兵家必争之地。如今王厚休养生息,发展民生,实力日渐壮大,若不趁其根基未稳将其拔除,恐成后患!”他语气激昂,须发皆张,仿佛能感受到荆州的富庶对曹操的威胁一般。
“仲德所言极是!”许攸也站了出来,尖细的嗓音在堂内回荡,“王厚小儿,诡计多端,不可不防!如今荆州兵强马壮,若再给他几年时间,我军恐难与之抗衡!”他边说边抚摸着自己精心修剪的胡须,语气中充满了焦虑。
堂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众谋士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人赞同程昱、许攸的主张,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主公,”荀彧缓缓起身,拱手道,“臣以为,此时不宜轻举妄动。王厚新得荆州,人心尚未归附,内部矛盾重重。我军若贸然出兵,恐正中其下怀。不如静观其变,待其内部生乱,再出兵一举拿下荆州,岂不妙哉?”
曹操听罢,眉头紧锁,手指不停地敲击着桌面,发出“咚咚咚”的声响,一下下敲击在众谋士的心头,堂内气氛越发凝重。
“文孝之言,也颇有道理……”曹操沉吟片刻,目光落在贾诩身上,“文和,你意下如何?”
贾诩缓缓抬头,目光如炬,语气平静:“依臣之见……”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贾诩的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大堂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等待着这位素有“毒士”之称的智者的下一步分析。
“荆州看似繁荣,实则暗流涌动。”贾诩缓缓起身,踱步至大堂中央,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王厚根基尚浅,荆州世家大族对其阳奉阴违,心怀不满者不在少数。若主公贸然兴兵,必将激起他们的反抗,届时,内忧外患,恐难取胜。”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稳固北方,休养生息,同时暗中联络荆州世家,分化瓦解王厚的力量。待时机成熟,再举兵南下,必能事半功倍。”贾诩的计策阴险毒辣,却也切中要害。
曹操听完,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他一方面渴望吞并荆州,壮大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又担心贸然出兵会适得其反。
贾诩的建议无疑为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但也让他更加犹豫不决。
“文和之言,甚合孤意。”曹操最终缓缓点头,但语气中仍带着一丝疑虑,“只是……王厚此人,绝非等闲之辈,若给他足够的时间,恐怕难以制衡。”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眺望着远方。
夕阳西下,将天空染成一片血红,如同曹操此刻复杂的心情。
他既渴望战争带来的胜利与荣耀,又害怕失败带来的耻辱与代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