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毛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形意打人如山撞,开局签到刑警队,我喝毛峰,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形意对抗,奇特非凡,发人深省。
国福先师讲过一段趣事:某日,老能向云深授技。
时,云深一个崩拳向老能腹部长打去,老能不慌不忙上得半个鸡步,同时以劈拳破而击之。
只听得老能口中发出“噫”地一声,瞬间将云深打出去三丈开外。
云深感到脚底轻轻一滑就向后飞了出去,落地时身体未倒架姿不散,但不觉得怎么痛。
“怎么会是这样?”我急忙问。
师笑曰:形意打人如山撞。
“啊,这是碰撞,刚体碰撞”我恍然所悟。
善知识者人人皆知:碰撞是两个物体发生接触时,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强烈相互作用的过程。
碰撞会使两个物体或其中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明显变化。
而刚体,则是受力时不改变形状和体积的物体。
刚体碰撞又叫弹性碰撞,即碰撞前后两物体总动能无损失的碰撞。
两个台球的碰撞近似于这种碰撞。
显然,老能授技破击云深,将云深打飞三丈开外,就是弹性碰撞,相似于两个台球的碰撞。
两个台球质量相等,一个运动,一个静止,运动着的撞击静止的,由于是弹性碰撞,总动能保持不变,碰撞结果是两球互换速度。
假设老能与云深的质量近似相等,老能以每秒五米的速度击打云深。
受击后的云深也会以同等速度向后运动(不考虑云深运动时对地的摩擦力)。
受击后,云深离地飞出,说明老能发力有一个向上的分力。
以上分析说明,形意打人绝非简单的拳打脚踢,而是以整个肢体的质量去打击对方。
形象一点说:“形意打人如山撞”。
老能与云深的对抗,除了弹性碰撞以外,还要产生一个近似的火箭效应。
依据力学原理,动能是力的空间累积效应,动量是力的时间累积效应。
简单地讲,给定一个力,力作用的速度快,动能就大;力作用的时间长,动量就大。
火箭点火升空后能加速飞行,是利用燃料燃烧后不断喷出的气体产生的反冲推力。
老能破击云深,除了瞬时间的碰撞力以外,还会产生一个短时间的冲力,只不过是这个冲力与火箭的反冲推力方向相反而已。
然而,这个短时冲力是怎么产生的?这让我想起初习形意时的一段见闻。
记得是1966年夏天,我在先师家中练形意时问:“师,肩开如何?”
先师看而笑曰:“还差得远,只有一寸多。
说完先师示范,只见先师肩膀一抖,唿地一下肩部扣出三寸有余。
“啊,脱臼了!”我惊呼。
先师笑而言道:“打开二六连环锁,一点灵光吊在眉。”
形意弹绝之劲令人惊奇,这段经历我记忆犹新。
我们知道,时间是三维空间的另一维,是物(质)在扩延的刻划量度。
先师肩出三寸有余,就是这种扩延,其结果是劲力的作用时间增加了。
不言而喻,老能与云深的对抗,以至于云受击后被打出三丈开外,是相似于弹性碰撞和火箭效应的结果。
然而,人的刚体是怎样练成?老能爆发出的强大能量从何而来?
先师常曰:力发于根主在腰。腰为根节,胯为中节,腿为枝节;腰为根节,肩为中节,臂为枝节。
形意功练八字:顶扣园敏,抱垂月挺。
形意发劲意在八催(摧):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脚,脚催地;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手摧敌。
催地摧敌,一对力偶,完美科学。
忆往昔,先师曾率弟子王志庆、曹宴海、时汉章、邓德达、温敬铭、杨法武等人访道五台山,一时兴奋,先师一趟崩拳打去。
打完之后,抬脚一看,鞋底没了;回头一望,石板裂了。
可以想像,既然先师发劲能催地裂石,那么摧敌穿心当不在话下。由此可见,形意功夫十分了得。
凡有志于形意者,在老师指导之下,经过长期认真的练习,刚体何愁不成?
功成之时,走架宛如一架工作中的机器,动作精准、固化、刚强。
一架机器运动需要动力。“力发于根主在腰”,腰是形意功夫的动力源泉。
腰部动力不仅能催动肢体,而且还要爆发出强大劲力来。
这种劲力或许叫做能量。“形意打人如山撞”,这座山似乎象火山,可以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形意功夫讲劲力,练的是气;热力学讲能量,说的也是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