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涩居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7章 合欢,大宋河山,品涩居士,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神宗元丰三年,置详定官制所,制定《寄禄格》,杂取唐及宋初旧制,以原散官开府仪同三司自将仕郎等定为二十四阶,用以取代原寄禄官中书令、侍中等等,以阶易官,用为确定官员傣禄及升降品级标准。

承事郎为正九品,朝奉郎为正七品。

殿试后选官时,王棣授承事郎、签书雄武军节度判官,寄禄官为正九品,职官俱为从八品。数月后,却是连升数级。更为关键的是他的所授职官。

前文说了,所谓“签书雄武军节度判官”,好似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唯一的用处便是作为俸禄发放的依据。

但权知元城县可是实职,而且因元城是赤县,是以也是正七品官衔。

此诏令一出,令无数人侧目。短短数月,简拔如斯,这王棣是要逆天啊。明明在京中为了他的婚事忙乎了数月,啥也没干就连升数级了?这真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呐。

此事苏轼收到消息后给王棣通过气,大抵是官家亲自过问并让胡尚书为王棣选官,去元城任知县,是大机遇更是大挑战。

大名府辖元城、成安、馆陶、内黄、莘县、夏津、冠氏、清平、宗城、魏县、临清等十一个县,府城设于元城县。

官场有种心照不宣的共识: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这是啥意思呢?这句话其实形容的是一个特殊地方的知县——附郭县知县。一般的县,你是老大没问题;但是附郭县……那就不一样了,这个地方的知县是官员唯恐避之不及的。

为啥,因为你的顶头上司和你是驻扎在同一个地方,你不可能无法无天,而且,“知县”的权威性大幅削弱,其公务均受到知府的限制,那知县干啥呢?能干啥?知府给的一些杂活,你疲于奔命就是了。所谓“趋跄倥偬,供亿纷纭,疲于奔命”。

就拿“附郭京城”举个例子,开封府也有两个附郭县:开封县、祥符县。这两个地方的知县可以说就毫无存在感了。

有事情的话,背黑锅你也是头号备选人,谁让你官小呢。不过,有政绩的话,那自然应该是知府大人的。

“附郭府城”也好不到哪去。

现任大名府知府梁焘可不太好相与,是朔党骨干,毕竟是做过右谏议大夫和御史中丞的,出了名的耿介忠直。话说这朔党几位大佬还真是性情仿佛,刘挚、王岩叟、刘安世包括梁焘尽是敢于谏言之直臣。

对梁焘其人,王棣算是比较了解,其乃郓州须平人,他去年进京路过郓城时结识的穆扬穆人清,与须平梁家多有往来,便有聊及梁焘。嗯,王棣在王安礼面前举荐了穆扬,这人作为幕僚还是相当称职的。

梁焘,字况之,襄阳人,占籍郓州,梁肃的十二世孙,其父梁蒨终官兵部员外郎。梁焘在嘉佑四年举进士中第,先后担任集贤殿校理、通判明州,检详枢密五房文字。神宗元丰年间,梁焘外出任宣州知州,不久又被任命为提点京西刑狱。哲宗继位后,废除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梁焘因反对变法,被重用提拔,先后任工部郎中、右谏议大夫、左谏议大夫、御史中丞,今年拜翰林学士,权知大名府。

王棣还知道,在那个历史时空,邓润甫拜端明殿学士、改任兵部尚书后,其实便是梁焘接任的礼部尚书,苏轼则是在梁焘之后权礼部尚书。这个时空有了略微的变化,人事调动也有了不同。

朔党嘛,并非洪水猛兽,没什底可怕的。刘挚、刘安世在省试、殿试并未用龌龊阴私手段打压,纵然舒亶在其中有据理力争之功,但稍加推敲便会明白至少在省试时刘知贡举官是唯才是举的,显露出来的“针对”乃是有意为之,而后亦是顺水推舟罢了。

或许可以这么认为,朔党大佬们其实并不在意新科进士身上的党派烙印,为国抡选贤良之才方是重中之重。

能站到高处的怎可能是心胸狭隘之人?

知大名县?挺好的。

更好的是,宗泽同时被授大名县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傲剑狂魔

妖龙之瞳幻

萌娃进村,山里野兽瑟瑟发抖

胖绵绵

山村风流野医

纵横天下

长梦传

天海卧龙

我在俄国做寡头

伍德充沛

太上武神诀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