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思想星河的千年回响
穿越神探夏洛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7章 思想星河的千年回响,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穿越神探夏洛克,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着画面切换,东汉时期的星空在屏幕中璀璨呈现。天文学家张衡的地动仪模型缓缓转动,文学家班固的《汉书》竹简自动翻页。“东汉的皇后参政现象,意外推动了思想革新。”李浩哲调出女性学者班昭的《女诫》批注,“邓太后临朝称制期间,鼓励民间办学,天文学、农学等领域涌现出大量创新成果。”
书房的智能灯光突然调暗,量子屏幕投射出东汉太学的热闹场景:学子们围绕着浑天仪激烈辩论,竹简与帛书上的文字化作流光溢彩的星河。“这些新思想的诞生,本质上是对时代困境的回应。”李浩哲调出历史气候数据,“东汉时期自然灾害频发,促使学者们从哲学、科学多维度寻找解决之道。”
此时,马婉婷端着茶盏走进书房,她的智能护肩上正投影着古建筑修复数据。“在修复应天门遗址时,我们发现了东汉时期的建筑图纸残片。”她将数据同步到量子屏幕,“那些榫卯结构的精妙设计,与墨家机关术的理念不谋而合。”
李浩哲若有所思地摩挲着下巴:“这说明不同时代的思想,总会在某个节点产生共鸣。就像我们现在的联邦制度,何尝不是融合了百家之长?议会辩论中的‘兼爱’精神,律法制定时的法家严谨,外交策略里的纵横智慧......”
窗外的长安夜景灯火辉煌,量子屏幕上的历史影像与现实场景渐渐重叠。李浩哲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大雁塔,塔顶的量子通信装置与飞檐斗拱交相辉映。千年之前,百家争鸣的思想火种照亮了华夏大地;千年之后,这些智慧依然在指引着大唐共和国的文明之路,在不断的碰撞与融合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