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长安月夜话今朝
穿越神探夏洛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7章 长安月夜话今朝,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穿越神探夏洛克,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马婉婷立刻调出地质数据:“应天门是洛阳城的地标,必须在24小时内启动应急预案。李舒,开封的古建筑防护经验能用得上吗?”
李舒托着下巴思考:“我们之前处理过铁塔的倾斜问题,用的是纳米仿生骨骼加固技术。但应天门的木结构太脆弱,直接注入纳米材料可能会破坏文物。”
李浩哲摩挲着下巴,目光扫过书架上的《营造法式》复刻版。忽然,他的眼镜闪过一道蓝光,智能助手提示有新邮件。打开后,竟是西安交大教授传来的加密文件——石墨烯基站的微型核电池方案。
“有办法了!”他将全息投影切换成应天门的三维模型,“用石墨烯基站构建能量场,配合李舒的纳米仿生骨骼技术,既能加固地基,又能通过能量场监测结构变化。婉婷,联系中科院古建修复团队,我们连夜制定方案。”
众人立刻投入紧张的工作。马婉婷的智能护肩自动调节成按摩模式,李舒的全息牡丹变成跳动的数据流,李宁的腕表持续接收洛阳传来的最新情况。直到凌晨两点,完整的应急方案终于成型。
“先吃饭吧。”马婉婷关掉所有设备,智能厨房适时送来温好的饭菜,“糖醋鲤鱼都快凉了。”
餐桌上,四兄妹难得放下公务。李浩哲夹起鱼肉,忽然想起初穿越大唐时,在街头吃的第一碗阳春面。那时的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带着现代科技,让千年古都焕发新生。
“哥,你说咱们是不是改变了历史?”李舒咬着糯米藕,眼睛亮晶晶的。
李浩哲望着窗外灯火通明的长安城,朱雀大街上的磁悬浮列车划出流光溢彩的轨迹:“与其说是改变,不如说是续写。大唐的风华,本该如此。”
马婉婷举起果汁杯:“为大唐的未来,干杯!”
四支杯子碰在一起,清脆的声响中,长安城的夜色愈发温柔。而此刻,应天门遗址的应急团队已整装待发,纳米仿生骨骼与石墨烯基站的结合试验,即将为这座千年古城谱写新的传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