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文明对撞,固步迷局
穿越神探夏洛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6章 文明对撞,固步迷局,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穿越神探夏洛克,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680年,一场注定无果的文明对话在紫禁城展开。大唐使者李铭、欧洲使者利玛窦、罗马帝国使者马可,带着各自国家的先进科技成果,试图说服清朝皇帝接受变革。李铭展示了大唐最新研制的便携式火铳,精准地射中百步外的靶心;利玛窦用地球仪讲解世界地理;马可则带来了罗马的建筑图纸和水利技术。
然而,这些在他们眼中先进无比的成果,在清朝君臣看来却不值一提。“我大清以骑射为本,这些火器不过是旁门左道,怎能动摇国本?”康熙皇帝皱着眉头,眼中满是不屑,“至于这地球仪,定是洋人胡编乱造,我大清才是天下的中心!”
面对固执的清朝统治者,使者们据理力争。李铭说道:“陛下,如今世界格局已然改变,唯有开放学习,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大唐正是因为吸收了各国之长,才得以繁荣昌盛。”但他的话换来的却是严厉的斥责:“大胆狂徒!竟敢妄议我天朝上国,来人,将其逐出紫禁城!”
这场对话最终以失败告终。使者们失望地离开时,看着紧闭的紫禁城城门,心中满是无奈。利玛窦在日记中写道:“他们活在自己编织的美梦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也不愿去了解。这样的国家,终将被时代抛弃。”
四、命运分岔的轨迹
当清朝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时,大唐的军事力量已实现质的飞跃。1690年,大唐海军的新型铁甲舰“镇洋号”下水,其装备的32磅火炮,射程和威力远超同时期任何国家的战舰。在新大陆的各个港口,大唐的舰队威风凛凛,成为海上贸易的绝对守护者。
而清朝的水师,依旧以木质帆船为主,火炮陈旧落后。当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叩关时,清朝毫无还手之力,曾经的“天朝上国”在屈辱中被迫打开国门,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历史的轨迹在此刻彻底分岔,一个拥抱变革,走向强大;一个固步自封,走向衰落。
关闭全息投影,书房陷入短暂的寂静。窗外,长安的量子天幕正在播放着历史纪录片,画面中清朝的闭关锁国与大唐的开放进取形成鲜明对比。这段尘封的历史,不仅是两个国家的命运写照,更是对所有文明的警示:唯有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变革,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屹立不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