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章 过冬衣服总于完工,荒岛求生的苏丽,宁静的人生,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经过一番努力,大部分棉花恢复干燥,制作工作得以继续。在距离冬季来临仅剩几天时,最后一件棉衣完工。幸存者们穿上温暖的棉衣,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与对未来的希望。这个冬天,他们不再畏惧严寒,携手并肩,期待着能早日离开荒岛,回归正常生活 。
当分发棉衣的那一刻,整个营地都沸腾了。有人眼眶瞬间红了,手指微微颤抖,轻轻抚摸着棉衣,仿佛那是最珍贵的宝贝。一位老人穿上后,忍不住老泪纵横,嘴里不停念叨着:“终于不用再挨冻了,太好了,太好了……”孩子们兴奋得又蹦又跳,穿着新棉衣在人群中穿梭,时不时停下来向小伙伴展示。
几个年轻小伙迫不及待地在空地上奔跑、跳跃,感受着棉衣带来的温暖和舒适,还大声喊着:“这棉衣太暖和啦,这个冬天不怕冷咯!”女人们则互相打量着,脸上满是笑容,一边夸赞棉衣的做工,一边讨论着怎么搭配更美观。
大家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轻轻拍着身上的棉衣,分享着内心的喜悦,欢声笑语在营地久久回荡,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份温暖与安心之中 。
穿上棉衣的众人,浑身都透着股子精气神,纷纷投入到各自的事务中。在工坊里,裁缝们依旧忙碌,不过手上的动作更加轻快。原本被寒冷冻得有些僵硬的手指,此刻被棉衣包裹得暖烘烘的,飞针走线愈发灵活,裁剪布料时的动作也更加利落。他们一边专注工作,一边偶尔交谈,脸上满是满足的笑意,讨论着等这一批活儿干完,再给大伙做些棉帽、棉手套。
采摘小队又一次踏上外出的路,山林间寒风凛冽,可队员们穿着棉衣,步伐稳健有力。他们在荆棘丛中穿梭,再也不用担心被冻得瑟瑟发抖,手脚也更加麻利。遇到高处的果实,队员们轻松攀爬,因为温暖的棉衣让他们的身体协调性更好,干活效率大大提高。有人还哼起了小曲,愉快的旋律在山林间回荡。
孩子们则在营地空地上嬉笑玩耍,有的在跳绳,有的在丢沙包。以往被冻得缩手缩脚,如今穿着暖和的棉衣,玩得满头大汗。他们脸蛋红扑扑的,像熟透的苹果,清脆的笑声此起彼伏。大人们看着孩子们欢快的模样,干活时也更有劲头了,整个营地一片生机勃勃。
凛冽寒风裹挟着冬日独有的萧索,肆意席卷着这片大地。苏丽独自伫立在山顶那座高脚木屋的露台上,狂风呼啸,吹得她的发丝凌乱飞舞,猎猎作响的风声不断灌进耳中,她却仿若未闻,全神贯注地举着望远镜,将镜头稳稳对准山脚下那座营地,眼中满是探究与审视。
随着营地的景象在望远镜中逐渐清晰,苏丽的眼神里先是闪过一丝惊讶,紧接着,那惊讶便迅速转化为深深的震撼与钦佩。营地的规模已然颇具气象,放眼望去,一排排砖瓦房鳞次栉比,整齐有序地排列着。每一间房屋的砖石都严丝合缝,显然是在建造时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与精力,屋顶上的瓦片层层交叠,在日光的轻抚下闪烁着温润的微光,彰显出一种质朴而坚实的美感。
环绕整个营地的,是一道巍峨耸立的城墙,足有三米之高。墙体由巨大而厚实的石块紧密堆砌而成,石块表面虽历经风吹雨打,却依然坚固如初,每一道纹理都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建造时的艰辛与不易。每隔一段距离,便矗立着一座了望塔,塔上的守卫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时刻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危险。
营地的大门尤为引人注目,它由粗壮坚实的原木精心打造而成,表面严严实实地包裹着一层厚重的铁皮,其上密密麻麻的铆钉清晰可见,每一颗都仿佛是坚守的象征,无声地宣告着大门的坚不可摧。仅仅是看着这扇大门,便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安全感。
回想起初到这片区域时,这里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破败不堪的景象,杂草丛生,满目疮痍。而如今,在陈刚和林悦,赵阳的带领下,短短时间内,竟发生了这般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更让苏丽深感佩服的是,他们不仅成功打造出如此规模宏大、防御完备的营地,还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困境下,成功解决了过冬的衣物难题。从最初艰难地寻找亚麻,一步步摸索着制成衣物,到后来在严寒将至时,千方百计地寻得棉花,精心制作出温暖厚实的棉衣,让营地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安然度过寒冬,这份智慧、勇气与坚韧,实在令人动容。
苏丽缓缓放下望远镜,眼中满是复杂的神色,既有对陈刚和林悦赵阳卓越领导才能的赞叹,也有对营地众人顽强生命力与创造力的钦佩。她不禁在心底暗自思忖:在这充满未知与挑战的环境里,陈刚和林悦究竟凭借着怎样坚定的信念与不屈的意志,才能带领众人一步步走向如今这般安稳的生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