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月风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0章 船坞尸蜡,神探施公,清月风荷,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扬州城的秋日总是来得突然,前一日还暑气蒸腾,一场夜雨过后,满城便浸透了凉意。施公站在府衙后院的梧桐树下,望着飘落的黄叶出神。他年近五十,面容清癯,一双眼睛却如鹰隼般锐利,仿佛能穿透人心。
\"大人!\"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施公的思绪。捕头赵虎大步走来,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城南废弃船坞发现异常,守夜的更夫报案说看到'鬼影',属下前去查看,发现...发现了几具尸体,情况很是诡异。\"
施公眉头一皱:\"几具?\"
\"至少五具,可能更多。\"赵虎压低声音,\"最奇怪的是,那些尸体...不像是普通的尸体。\"
施公立刻转身:\"备马,叫上宋青,我们即刻前往。\"
半个时辰后,施公一行抵达了城南废弃的船坞。这里曾是扬州繁华水运的见证,如今因河道改道而荒废多年。船坞的木结构已经腐朽,青苔爬满了砖墙,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古怪气味。
\"大人,这边。\"赵虎举着火把在前引路。
船坞深处,几束阳光从破损的屋顶斜射进来,照亮了角落里一个诡异的场景——七具人形\"蜡像\"整齐排列,每具约五尺高,表面呈现出不自然的蜡黄色光泽。它们姿态各异,有的站立,有的半跪,面部表情栩栩如生,凝固在极度痛苦的一刻。
仵作宋青倒吸一口冷气:\"这不是蜡像...是真人!\"
施公走近细看,发现\"蜡像\"表面确实有细微的皮肤纹理和毛孔痕迹。他伸手轻触,指尖传来冰冷坚硬的触感,却又不同于石蜡的质感。
\"这是...尸蜡。\"施公沉声道,\"尸体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自然防腐现象,但如此完整且数量之多,实属罕见。\"
宋青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跟随施公学习验尸已有三年。他蹲下身,仔细检查最近的一具\"蜡尸\":\"大人,这些尸体表面处理过,不完全是自然形成。您看这里——\"他指向尸体的颈部,\"有细小的针孔痕迹,像是被注入了什么物质。\"
赵虎打了个寒颤:\"什么人会做这种事?把死人做成蜡像摆在这里?\"
施公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绕着七具蜡尸缓缓走了一圈。突然,他停下脚步,指向其中一具蜡像的底座:\"你们看这里。\"
宋青和赵虎凑近看去,只见底座上刻着四个小字——\"寿材特供\"。
\"寿材特供?\"赵虎疑惑道,\"这是什么意思?\"
施公目光深邃:\"寿材即棺材,'寿材特供'是棺材铺的行话,指特殊订制的棺材。\"他转向宋青,\"准备验尸,我要知道这些人的死因和死亡时间。\"
宋青面露难色:\"大人,尸体被蜡封,常规验尸方法恐怕...\"
施公沉思片刻:\"取《洗冤录》来。\"
回到府衙后,施公立即召集了所有相关人员。书房内,《洗冤录》摊开在案几上,施公指着其中一页道:\"宋代宋慈所着《洗冤录》中记载了一种'蒸骨法',可验出砒霜之毒。如今这些尸体外表被蜡封,唯有蒸骨一法可试。\"
宋青仔细阅读着记载:\"'取骨洗净,以炭火烘烤,再以醋蒸之,若有砒霜,则骨现青黑纹路'...大人,此法需要特制的蒸具和大量醋液。\"
施公点头:\"我已命人准备。赵虎,你去查'寿材特供'四字的来历,扬州城内棺材铺不过十余家,必有线索。\"
次日清晨,府衙后院搭起了一个临时工棚,中央放置着一个特制的大蒸笼,下面炭火正旺。七具蜡尸已被小心搬运至此,宋青和助手们正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先取一具实验。\"施公指挥道,\"小心剥离蜡层,取出骨骼。\"
这是一项极其精细的工作。蜡尸表面的封蜡与内部组织已经部分融合,剥离过程必须极为谨慎。宋青额头渗出汗水,手中的小刀稳如磐石,一点一点地分离着蜡层与骨骼。
两个时辰后,第一具尸体的主要骨骼终于被完整取出。施公命人将骨骼洗净,排列在一块干净的白布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