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道小写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3章 百草堂之巴旦杏仁,短篇中草药故事集,承道小写师,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行人快马加鞭赶到邻镇,只见街道上空无一人,家家户户紧闭门窗。偶尔传来几声痛苦的咳嗽,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刺耳。王宁敲开一户人家的门,屋内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和腐臭。\"大夫,救救我儿子!\"一位妇人哭着扑过来,她怀中的少年面色蜡黄,不停地咳嗽,嘴角还沾着血丝。王宁仔细把脉,又查看了少年的舌苔,眉头越皱越紧。\"这不是巴旦杏仁的问题,是有人故意在水源下毒!\"他突然转身,目光扫过众人。林婉儿蹲下身子,在墙角发现一些黑色粉末,凑近闻了闻,脸色瞬间变得冰冷:\"是砒霜,还有巴豆粉,与之前陷害你的手法如出一辙。\"她抬头望向王宁,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有人不想让巴旦杏仁沉冤得雪。\"
郑钦文握紧刀柄,大步走向门外:\"我去查水源!\"张阳则开始调配解药,他动作娴熟,将巴旦杏仁与甘草、绿豆等药材按比例混合。王雪负责熬药,她一边搅拌药锅,一边安慰着惊慌的百姓。深夜,郑钦文浑身湿透地归来,手中提着一个沾满泥浆的陶罐:\"在镇外的水井里发现了这个,还有些奇怪的脚印,往西山方向去了。\"王宁打开陶罐,里面残留的黑色粉末与林婉儿发现的一模一样。\"走!\"王宁披上蓑衣,提着药锄,\"这次定要揪出幕后黑手。\"一行人在雨中摸黑前行,山路泥泞难行。林婉儿的伤口被雨水浸湿,却依旧走在最前面,手中长剑不时拨开挡路的藤蔓。
在西山的一处破庙前,众人发现了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王宁悄悄靠近,借着闪电的光亮,看清了为首之人的面容——竟是失踪多日的刘二狗!他正指挥着几个人往麻袋里装着黑色粉末,旁边还堆放着大量伪造的巴旦杏仁。\"果然是你!\"郑钦文大喝一声,长刀出鞘。刘二狗等人惊慌失措,抓起武器反抗。雨幕中,刀剑相撞,火花四溅。林婉儿的剑法如行云流水,三两下便制住了几个打手。王宁则趁乱抢过一袋粉末,仔细查看后,眼中怒火燃烧:\"这些根本不是巴旦杏仁,是用毒杏仁冒充的!\"刘二狗见势不妙,转身想逃,却被张阳甩出的绳索绊倒。\"说!谁指使你的?\"王宁揪住他的衣领,声音冰冷。刘二狗颤抖着,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是...是邻镇的药商,他怕巴旦杏仁抢了生意...\"
真相大白,邻镇百姓终于放下心来。王宁用巴旦杏仁为主药,搭配其他药材,熬制汤药,治愈了许多患者。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巴旦杏仁的药用价值。回到镇上那日,阳光明媚。孙玉国正在帮忙修缮百草堂的围墙,他的手艺意外地娴熟。看到王宁等人归来,他憨厚地笑了笑:\"以后,我也想当个真正的药师。\"王宁望着焕然一新的百草堂,又看向远处茁壮成长的扁桃林,心中感慨万千。药香随风飘散,混着百姓们的欢声笑语,在这片土地上久久回荡。而林婉儿,依旧静静地守护着这片杏林,腰间的杏叶玉佩,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关于药材与人心的故事。
暮春的风掠过新栽的扁桃林,嫩绿的叶片沙沙作响。百草堂后院,王宁戴着老花镜,仔细记录着巴旦杏仁的新炮制方法,笔尖划过泛黄的宣纸,留下工整的字迹。突然,铜铃叮咚,钱多多风风火火闯进来,紫袍下摆沾着新鲜泥土。\"王大夫!出事了!\"钱多多抹去额头的汗珠,从袖中掏出半块焦黑的木牌,\"城西新冒出个药摊,打着‘秘制巴旦杏仁丸’的旗号,吃死了人!\"木牌上\"济世\"二字虽已烧去半边,却仍能辨出轮廓。
王宁的手猛地攥紧毛笔,墨汁在纸上晕开一团乌云。他望向墙角堆积的扁桃树苗——这些曾被孙玉国精心培育的幼苗,如今已抽出新芽。\"走,去看看。\"他披上藏青长衫,药囊里的巴旦杏仁随着步伐轻撞,发出细微声响。城西集市人声鼎沸,一个简陋的药摊前围满了人。地上躺着具面色青紫的尸体,家属哭天抢地的哭声中,王宁蹲下身仔细查看。死者嘴角残留着黑色药渣,指甲泛出青灰色——这分明是过量服用巴豆与砒霜的症状。
\"就是他!这个庸医!\"人群中突然冲出个汉子,指着药摊后的灰衣人怒吼。那灰衣人戴着宽大斗笠,帽檐压得极低,身形却莫名眼熟。王宁正要开口,街角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刘二狗踉跄着撞开人群,脖颈处有道新鲜的刀伤。
\"别...别杀我!\"刘二狗浑身发抖,瘫倒在王宁脚边,\"是...是孙玉国!他说要让巴旦杏仁...永远翻不了身!\"话音未落,灰衣人突然甩出袖中银针,直取刘二狗咽喉。千钧一发之际,一道白影闪过。林婉儿的长剑精准击落银针,剑尖直指灰衣人:\"摘下面具!\"灰衣人冷笑一声,扯下斗笠——竟是本该在牢里的孙玉国!他脸上缠着绷带,三角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王宁,你坏我生意,我就毁了你最珍视的东西!\"
王宁望着孙玉国,突然注意到他袖口露出的半枚杏叶刺青——与林婉儿玉佩上的纹路如出一辙。\"你与护道者有何渊源?\"他的质问让林婉儿身形微震。孙玉国狂笑起来,笑声中带着凄厉:\"渊源?我父亲就是被你们护道者逼死的!当年他不过用假药材牟利,就被你们当众烧死!\"林婉儿的剑突然颤抖,她想起家族密室中那卷泛黄的卷宗。百年前,确实有个姓孙的药商因制售假药,被护道者以火刑处置。\"那是罪有应得!\"她咬着牙道,\"如今你重蹈覆辙!\"
混乱间,孙玉国突然抛出烟雾弹。待烟雾散去,他已挟持着王雪跃上屋顶。\"明日午时,带着所有巴旦杏仁来城西破庙!否则...\"他的威胁声渐渐远去,只留下王宁苍白的面容。
深夜,百草堂灯火通明。张阳翻遍医书,试图找到解救之法;张娜默默擦拭着匕首,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郑钦文检查着马匹,马鞍旁放着装满暗器的皮囊。林婉儿独自站在扁桃树下,月光洒在她残缺的玉佩上,映出半片杏叶的影子。\"当年,我祖父参与了那场火刑。\"她突然开口,声音轻得像叹息,\"但卷宗上记载,那孙姓药商留有一子,我一直在暗中寻找...\"她握紧剑柄,\"今日,必须做个了断。\"
次日正午,城西破庙阴森森的。孙玉国将王雪绑在梁柱上,周围堆满浇了桐油的柴草,十几名打手手持武器虎视眈眈。王宁背着装满巴旦杏仁的竹篓踏入庙门,目光死死盯着妹妹煞白的脸。\"把药交出来!\"孙玉国举起火把,火苗映得他面容扭曲。王宁正要动作,庙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钱多多带着一众百姓冲了进来,他们手持农具,高声喊着:\"王大夫,我们信你!\"
混乱中,林婉儿如鬼魅般出现在孙玉国身后,长剑抵住他的咽喉。\"放了人。\"她的声音冷得像冰。孙玉国却突然将火把掷向柴草,火苗瞬间窜起,浓烟弥漫整个破庙。王宁不顾一切冲向王雪,用身体护住她滚向墙角。张阳、郑钦文与打手们激烈搏斗,兵器碰撞声、百姓的呼喊声混成一片。林婉儿与孙玉国在火海中缠斗,剑光与火焰交织,杏叶玉佩的残片不知何时脱落,坠入火中。
\"为什么...为什么不肯放过我!\"孙玉国嘶吼着,挥刀砍向林婉儿。她侧身避开,剑尖却突然顿住——孙玉国怀中掉落的半张泛黄的纸,上面画着与她玉佩一模一样的杏叶图案。千钧一发之际,王宁突然大喊:\"林姑娘,他胸口有旧伤!\"原来方才近身救王雪时,他摸到孙玉国左胸处凸起的硬块——那是陈年箭伤留下的铁箭头。林婉儿剑光一闪,精准刺入孙玉国旧伤处。
孙玉国倒下的瞬间,他怀中的纸张飘落在王宁脚下。那是一封未写完的信,字迹与孙玉国现在的笔迹截然不同:\"吾儿勿念,为父虽行差踏错,然护道者所言,亦有可取之处...\"信的落款日期,正是百年前那场火刑的前一日。
大火被扑灭时,夕阳染红了半边天。王雪扑进王宁怀里痛哭,张阳为受伤的百姓包扎伤口,郑钦文默默清理着战场。林婉儿望着手中半截焦黑的玉佩,突然将它抛向空中。残玉划过夕阳,最终坠入扁桃林。\"原来,他父亲临终前已悔改。\"她低声道,\"仇恨不该延续百年。\"王宁捡起那封残信,若有所思:\"药材本无善恶,关键在人心。或许,我们该建个药材博物馆,让后人铭记这些教训。\"
数月后,百草堂旁建起一座青砖小楼,匾额上\"仁心药韵\"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馆内陈列着巴旦杏仁的标本、历代医书,还有那封残缺的信。孙玉国被依法处置前,将培育扁桃树的秘方交给了王宁,如今后山的扁桃林已硕果累累。每当夜幕降临,林婉儿会独自来到馆内。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展柜中的杏叶玉佩复制品上。她轻抚着玻璃,仿佛又看见那个白衣飘飘的少女,腰间玉佩轻晃,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药香与仁心。而远处的百草堂里,铜铃依旧叮咚作响,混着巴旦杏仁的清苦气息,诉说着新的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