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断根计划
胖的很显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7章 断根计划,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胖的很显眼,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断根计划第一招,便是将改名换姓,将九州岛更名为大明镇远省,当前局势下先施行军管。
断根计划第二招,便是以土地为香饵,彻底斩断九州岛倭国农民与倭国贵族的联系,将之纳入大明统治体系中。
杨三水大将军对于推行土地改革,早已是驾轻就熟,从军中挑选出几十支工作队,由郑家和魏家配合着,四处分田分地。
大明的土地政策令倭人百姓欢喜不已,土地归大明朝廷所有,他们却拥有永久耕种权,彻底断绝豪强夺取霸占的可能性。
田赋标准令倭国农人们彻底疯狂了,竟然“只需”缴纳“区区”三成,中间更无地主、大明盘剥,简直如天国一般。
不仅如此,大明官府还体贴的推出了一个非常贴心的政策,分田分地时,让大家伙做那啥奇怪的自愿选择,却是断根计划第三招。
一个选择是倭国黑矮族人,据大明那些文化人解释,说是这是倭国本土产生的土人,属于蛮夷血脉。
百姓们如果做了这个选择,大明也不强迫,但不会给予田赋的优惠,将来读书、科举选官或从军入伍都受限制。
另外一个选择,则是华夏族人,大明文化人引经据典后解释,说倭人其实都是上古秦朝人的后代。
据说是一个叫徐福的方士,他领着数千童男童女和侍卫官员等,从华夏渡海到了倭岛,使尚在梦寐莽荒的倭岛逐渐步入了文明。
如果百姓们选择华夏族,需要缴纳的田赋当即会减少半成,子女上学、科举、选官、入伍都会得到大大的优惠。
杨三水大将军还格外开恩,认为华夏族遗民被倭国黒矮人盘剥已久,世世代代吃了太多太多的苦难。
如今认祖归宗回归华夏,必须大大的予以照顾,每户人家发五百钱,发粮五百斤,还派遣士兵为他们修葺房屋。
如此种种神操作之下,加上大明如此带劲的政策,华夏一族的遗民自然而然的都认祖归宗喽。
至于历经千年,他们已经忘记了祖宗的语言文字之事,贴心的杨大将军也有安排,竟派出了大明曾经的文坛魁首教育他们,这是第四招。
曾经的“水太凉”先生,今年已是八十余岁的高寿了,被扔去缅甸几年不仅没死于蛮荒,还愈发的活蹦乱跳起来。
他领着弟子和拥趸们,在大明缅甸宣慰司建立了上百家汉学堂,使汉学广为传播,“新汉族”们的言语文字已悄然转为汉字汉语。
朝廷征伐倭国后,本意是征调他的几名优秀弟子前往倭国,仿照缅甸宣慰司体制推行文化入、额,文化复兴的大事。
老人家马上激动了,他敏锐的意识到此乃千载难逢的留名青史之良机,或许能洗净“水太凉”的千古污名。
于是泣血上书,无论如何要亲自承担重任,言称若不能成行,就一头撞死在缅甸宣慰司堂前。
结果是喜人的,朝廷的旨意下达,诏命他虚领大明礼部尚书衔,全权负责在倭国四岛推行汉文化的千年大计。
在朝廷颁下的旨意的同时,有一首对账不太工整的小诗,说是有人特意送给他的,令“水太凉”老头泪眼婆娑:
“昔年降敌声名残,“水凉” 之讥千古传。幡然悔悟心向正,缅地倭邦功始添。汉风广布化黎庶,教化推行意拳拳。半生错路终思改,或可清名渐复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