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宝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章 拜师学艺,古玩江湖情,乾宝浩,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些卑鄙无耻、不仁不义之人,对于道德仁义毫无敬畏之心,见不到利益便不会受到规劝,感受不到威严就不会接受惩戒。
然而小小的惩罚能够让其得到大大的教训,这对这些小人而言实则是一种福气啊!
正如《易经》中的爻辞所说:“履校灭趾。无咎。”意思是戴上脚镣,遮住脚趾,虽受刑罚却没有灾难。
这不正说明了这个道理吗?
当污浊不堪的脏水迎面泼来时,如果清正廉洁之人还坚信自身清白就能安然无恙,那就如同说“公鸡下蛋”一样荒谬可笑。
有时候我们的确需要保持沉默,但如果懂得运用他人所熟悉的方式去交流沟通,那么是否闭嘴也就无关紧要了。
毕竟,世上没有任何人会始终如一,不变的只是变化的程度以及个人对此的认识有所不同罢了。
话说马振亚在经历第二次取出“钢板”并拆线之后,便出院回到家中静心调养身体。
在此期间,张学峰时常前来探望他,并抓住每一次机会虚心地向马振亚请教有关古玩收藏鉴赏等方面的各种疑难问题。
人生在世,最为痛苦之事莫过于从美梦中惊醒后,竟然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不过,总有一些人能够在痛苦过后深刻反思,从而实现自我救赎,正所谓“痛定思痛”。
就这样,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两个月。
经过村里治保主任张怀忠——也就是张学峰的五叔在中间牵线搭桥、积极周旋,张学峰终于盼来了那个至关重要的时刻,得以正式拜马振亚为师。
那一天,天空湛蓝如宝石,万里无云,金色的阳光如同碎金般洒落在大地上,柔和的微风轻拂着人们的面庞,带来丝丝清爽与惬意。
张学峰怀揣着一颗剧烈跳动的心,迈着轻快而又略显紧张的步伐,朝着马振亚的家走去。
只见他身着一套崭新且整洁的衣裳,熨烫得平平整整,没有一丝褶皱。
他的左手稳稳地提着一个装满新鲜鸡蛋的竹篮,右手则小心翼翼地拎着一箱包装精美的西凤酒。
这些礼物虽然不算特别贵重,但每一样都饱含着张学峰对即将拜入门下的师父——马振亚深深的敬意以及满心的期待。
当他终于抵达马振亚家门口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轻轻地叩响了门环。
不一会儿,门开了,映入眼帘的便是屋内那古朴典雅的布置。
张学峰一眼就望见了端坐在一把古旧椅子上的马振亚,此刻的马振亚正面带微笑,目光慈祥地注视着门口处的张学峰。
张学峰赶忙快步上前,来到马振亚跟前,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每一次磕头,他的额头都重重地撞击在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这声音能够传达出他内心对于拜师学艺的虔诚态度。
马振亚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如此郑重其事的举动,眼中不禁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之色。
他缓缓站起身来,步履稳健地走到张学峰身前,伸出一只手,轻轻地拍了拍张学峰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开口道:“学峰啊,从今日起,你便正式成为我的徒儿了。”
“为师对你寄予厚望,望你日后能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切莫偷懒懈怠。”
“只要持之以恒,假以时日,必能有所成就,成为一名出类拔萃之人。”
听完师父这番话语,张学峰只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同时也感到自己肩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地望着马振亚,斩钉截铁地回应道:“师父,请放心!”
“弟子定会谨遵教诲,全力以赴,努力学习技艺,绝不辜负您的一番苦心与殷切期望!”
随后,阳光洒落在宁静的小院里,马振亚领着张学峰缓缓走来。
只见马振亚轻车熟路地走到一个陈旧但却十分结实的木箱子前,轻轻打开箱盖,从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些精致的工具以及一本泛黄的书籍。
这些工具仿佛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而那本书籍更是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墨香。
马振亚清了清嗓子,便开始向张学峰传授那些珍贵且神秘的技艺,以及识别古玩古董所需的渊博知识。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犹如古老故事中的讲述者一般引人入胜。
马振亚先是拿起一件小巧玲珑的玉器,仔细地展示给张学峰看,并同时细致入微地讲解其制作工艺、材质特点以及历史背景等诸多方面的要点。
接着,他又拿起一把古旧的折扇,将扇面展开,让张学峰能够清晰地看到上面精美的绘画和细腻的笔触。
就这样,马振亚不厌其烦地一边亲自示范操作,一边深入浅出地讲解着每个步骤所需要掌握的关键要领。
张学峰则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马振亚的一举一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那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求知若渴的光芒,时而微微点头表示理解,时而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对于张学峰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马振亚都会停下手中的动作,面带微笑,耐心地予以详尽解答,直到张学峰完全明白为止。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何时升起,张学峰总会准时出现在师父家门口。
他怀揣着满心的热情与期待,踏入这座充满智慧与传承的小院,然后迫不及待地跟随着师父开启新一天的学习之旅。
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寒风凛冽,张学峰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他深知只有付出辛勤努力,才能够真正掌握这门高深莫测的技艺。
因此,面对师父布置的每一项艰巨任务,他总是一丝不苟、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然而张学峰的技艺却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与积累中不断精进。
渐渐地,他学会了如何运用自己敏锐的眼力去洞察那些隐藏在古玩古董背后的秘密。
通过观察器物的形状、质地、色泽以及纹理等细微之处,他能够准确判断出其年代、产地甚至制作者的风格特点。
并且,在师父悉心的教导之下,他对于古玩古董的认识水平也日益提升,逐渐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这段拜师学艺的漫长历程当中,张学峰所收获的不仅仅是精湛绝伦的技艺,更重要的是从师父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为人处世之道。
马振亚对待他人始终谦逊有礼、真诚待人;对待学问则严谨不苟、精益求精。
这种高尚的品德深深地感染并影响着张学峰,使得他在追求技艺进步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一颗敬畏之心和善良之本。
他深刻领悟到,唯有全身心投入、尽心尽力去对待每一项事务,才有可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与此同时,他还深切体会到,若想获得他人的敬重与信赖,就必须学会尊重他人,始终秉持着与人为善的处世原则。
在师父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循循善诱的教导之下,张学峰犹如一颗沐浴在阳光雨露中的幼苗,茁壮成长,最终蜕变成为行业内声名远扬的“高手”。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名号不胫而走,渐渐地被众人所知晓,更是成为了大家心目中当之无愧的楷模典范。
一直以来,张学峰深知,真正能够给予自己坚实后盾和有力支撑的,并非其他外物,而是那渊博深厚的知识储备以及灵活机智的聪慧头脑。
正是凭借着这两样宝贵财富,他得以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经过不懈努力,张学峰的事业蒸蒸日上,如日中天。
在古玩古董生意方面赚到盆满钵满之后,他选择回到农村老家盖起一栋美轮美奂的大房子,随后又顺理成章地“唤媳妇”,迎娶了一位温柔贤淑的妻子陈秋云,不久后两人便迎来爱情结晶,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且富足殷实的生活。
然而,张学峰并未满足于眼前的成就,他怀揣着更大的梦想与抱负,毅然决然将古玩店铺拓展至繁华都市——北京。
初来乍到的他凭借自身过硬的实力和独特的经营理念,很快就在竞争激烈的同行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引领风骚。
平日里,每逢传统佳节或者闲暇之余,只要手头工作允许,张学峰都会专程前往师父家中拜年问候,并且从不空手而去,总是带上一份份厚重而又饱含心意的礼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