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民以食为天
孤者自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5章 民以食为天,惊?不是讲历史?古人开始输出,孤者自怜,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说完,幕幕不由感慨,升级了就是好啊,可以直接过滤一些无用信息,真是要感谢她的上司给她开的通道,不然她才不能这么快就升级成功。
「菽,豆类,不耐连作,需要实行轮作,适宜在土层较厚、排水跟通透性好的土壤种植。
豆类作物可以为土壤提供营养,改善土壤结构。
如果将豆类作物跟谷物作物间作,可以帮助农田减缓跟适应干旱等气候变化。
注:连作,连年在同一块地上种同一种作物。
轮作,在同一块地上换着不同作物种。
间作,在同一块地上种两种以上生长期差不多的作物,且需要间隔一定距离,排列整齐。」
这个他们知道,上次幕幕看别人手上的那个小玩意,有说这方面的内容。
但这些原理到底是什么?
这些知识他们早在祖祖辈辈连年耕作传授下来的经验中就已经明白了。
如果他们每年都种同一种作物,粮食产量会越来越少,而且作物还很容易病恹恹的,出现虫灾等问题。
倒是菽可以帮忙改善土壤证实了他们的想法。
很多人在粮食产量不理想的时候,就会种些豆类作物。
因为种了之后,第二年的粮食产量大多数时候都会增加。
被投影点明后,他们也能更加放心地种了。
管它是连作、轮作还是间作,找到适合它们生长的方式简直轻而易举。
祖辈留下来的经验可不简单。
「麦,主指小麦,冬小麦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春小麦一年一熟,对水的需求较高,需要长时间见光,适宜在松而不散、黏而不紧的土壤种植。
主要种植区域在西北、西南等地。
稻,分水稻跟旱稻,通常指水稻,北方一年一熟,南方一年两熟,部分地区甚至可能达到一年三熟,喜高温、多湿,对土壤跟光照没有什么要求,主要在南部地区种植,在水稻田种植最好。
5月5日到10日是较好的播种时期。
麦跟稻可以复种,但要注意时间,如果前作收获时间早,需要尽早翻耕,如果前作是晚稻或者杂交稻制种田,导致收播间隔时间短,需要在水稻播种的时候就开沟排水。
麻,其籽可以充饥,现在主要拿来榨油,是很好的食用油。
粱,高度耐旱作物,对光照敏感,不需要很多阳光,枝叶生长旺盛时,需要大量水分,开花以后,需要的水分减少,适宜温暖干燥的气候,主要种植在黄河中上游地区。」
众人眼睛都瞪圆了,他们刚刚没有听错吧。
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他们就很高兴了,这还来个一年三熟。
大家咽了咽口水,脑子里就只有一句话,这个部分地区在哪里?
他们保证马上冲过去,这样的好地方必须是他们的啊!
对,还有稻的播种时间,也可以记下来!
没人在面对这么个好地方时,会忍住不起心思。
各朝皇帝们眼巴巴瞅着,恨不得多看一眼,这个地方就属于他们了。
皇帝们:想要!
部分见过一年三熟的百姓们,骄傲地抬起头。
嗯……好地方是他们的。
心情瞬间舒畅的不要不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