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尽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7章 最后的对弈,长遥群英传,长安尽雪,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钟盛慌忙重重叩首,“遵命!”
李阙的神态逐渐更加狰狞了,“我说的是,无论发生什么!”
他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歇斯底里的疯狂。
“哪怕……”
窗外忽起狂风,吹灭最后一盏烛火。
黑暗中,天元帝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他要杀了朕……或是杀了他的皇弟……”
钟盛不敢抬头,眼中满是愕然。
“这天下……只有交到他的手里……”
李阙的身影踉踉跄跄,消失在门外,而剩下半句话,也随之消散在夜风中。
半晌,钟盛抬起头,直视着李昭平的双眼,目光灼灼如火。
“这柄归心剑,是先帝让我放在万剑阁的,你既然能取走它,说明你已经准备好了。”
“只是……你自己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而已。”
“你到南疆平乱回来的那夜,你父亲同我说,他以万骨铺就的天下一统,终不及你用一碗粟粥收服三州民心。”
钟盛的目光落在远方永定门上题着“天下永定”的牌匾上。
“你父亲说,天下是打下来的。”
“可他还让我告诉你,太平,是哭出来的。”
“是你这样的君主,为武昌每个饿死的百姓哭出来的!”
李昭平忽然仰天长笑,笑声刺破九天,仿佛透着无尽的怅然与悲怆。
“我知道,你迷茫的不是如何当皇帝,而是如何当好一个皇帝。”
钟盛伸手指向李昭平腰间的归心剑,“那柄剑,也许可以回答你。”
李昭平面带犹疑,缓缓拔剑而出,寒光出鞘的刹那,在朝阳的映照下,他第一次发觉剑刃上还有一行铭文。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怔住了——
这正是他当年在万剑阁不敢奢求的那“横渠四句”。
自从他从那座皇宫里以叛乱太子的身份奔逃而出,已经整整五年了。
这期间,他见过平凉的京观,见过武昌的饿殍,见过无数生离死别,人亡家破。
他却愈加觉得,这四句仿佛这世上最空洞的话,却正是他最渴求之事。
两年前,归心剑问心于他,他的回答会是:不敢说能做到,但愿尽己所能,做力所能及之事。
现在,他的回答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五年前,父皇站在这里,是为天下之一统。
五年后,他站在这里,是为天下之太平。
“现在,你还迷茫吗?”
李昭平缓缓将归心剑插回腰间,“钟叔,多谢了。”
墨宜用三年的时间,拉起了一支忠心耿耿队伍。
他又用了两年的时间,交了一群高山流水的知音。
他又转头看了看身边的众人,问出了一个萦绕在他心头的问题,“为了一个天下,真的,值得吗?”
真到了决一死战的时候,他却似乎是第一个打退堂鼓的。
“没有值得不值得,只有做与不做。”沈千秋平静地答道,“北魏七十个州郡的担子在你身上,千万黎民百姓的人命系在你身上,是放手一搏,还是退避三舍,任由李穆祸乱天下……”
他看向李昭平,目光如炬,“我们没有资格替你做决定。”
“这话有点过分了……”,李昭平苦笑道。
“能走到这里的,无论刀山火海,都会陪你走到最后。”楚沐兰蓦然开口道。
李昭平心头一颤,也许在他的心底,有些期待,又有些害怕楚沐兰说出这样的话。
“我不觉得我做好失去任何人的准备了。”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从不会给你任何准备的机会,发生了,就只能去坦然接受。”江心月对上李昭平的目光,“我这样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人,深谙其道。”
这位从修罗场走出来的姑娘,见惯了生离死别,但不代表李昭平自己也能一念而齐彭殇。
“无论死在京城前,还是北蛮人的刀下,亦或是为了对抗魔域战死,我们都不会有丝毫怨言。”楚沐兰安慰道。
“做就是做,不做就是不做,我已经死过一次了,我不怕。”夏清和仍旧爽朗地笑道,“况且这次……我运气更比以前更好。”
李昭平默然,片刻后唇角轻勾,“别煽情了,我不会让任何人死在我前面的。”
宁安兰撇了撇嘴,“你们两个在这方面倒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据说熙月晴连夜赶回了京师,你打算怎么办?”墨宜略带担忧与犹疑地问道。
“我会亲自与她对阵,她的最后一盘棋,我接了。”李昭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做个了结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