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三百九十一
肖羲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1章 三百九十一,穿越清朝成为胤禛嫡福晋,肖羲芺,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梁九功恭敬地接收到来自康熙皇帝那威严而又沉稳的示意之后,他微微躬身,然后步履稳健地向前迈出一步。紧接着,他挺直了腰板,气运丹田,用清亮而洪亮的声音朗声说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 曰:朕近日听闻江南之地的科举考试竟然惊现舞弊之恶劣现象,此事实属关系重大,影响深远。故朕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派遣一名钦差大臣专程赶赴江南,彻查此事,务必还天下学子一个公道,以正我朝科考之风。经反复斟酌考量,朕特选定户部尚书张鹏翮担此重任,前往江南查办此案。
张鹏翮其人,对朝廷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其才能更是出类拔萃,卓尔不凡。朕深信,以他之能,必能担当此大任,不负朕之所托。
现今,朕正式册封张鹏翮为钦差大臣,并赐予他龙纹玉佩一块。此玉佩乃朕之贴身之物,象征着朕亲临江南督办此案。持有此玉佩者,拥有便宜行事之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置相关事宜。
此外,朕特此诏令沿途各地的官员、军民以及所有人士,都必须一体遵从钦差大臣张鹏翮的指示和安排,不得有任何违逆之举。待到张鹏翮圆满完成任务,返京述职之时,再将这龙纹玉佩交还于朕。
最后,朕殷切期望张鹏翮此次江南之行能够始终秉持公正无私之心,洞察入微,明察秋毫,务必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彻底查清,绝不容许有丝毫的懈怠和疏忽。倘若在此期间遭遇任何阻力或者发现有人胆敢作弊、包庇,定要严加惩处,绝不姑息!若是张鹏翮未能查明真相,亦或是在此过程当中再度发生收受贿赂之类的贪腐行径,朕亦定然会严惩不贷,绝不留情!钦此。”
张鹏翮原本在听到康熙帝提出让他前往江南时,内心其实是十分抗拒的。尽管他一直身处京城,然而在朝廷为官这么多年下来,又怎会没有一些在外地任职的同窗旧友或者同科好友呢?关于江南科举舞弊一案,即便他未曾亲身经历,却也早有耳闻。要知道,在这京中隐隐知晓此事的怕不只是他,京中大大小小的官员怕都是知晓一些的。只有康熙在这偌大的皇宫中,深深的宫门阻止了许多消息的传入,如果不是有人特意呈递奏折,康熙帝恐怕很难知晓宫外发生的诸多事情。
而这次的科举舞弊案,表面看来似乎只是主考官与副主考官收受贿赂,致使江南盐商的那些毫无真才实学的子弟得以榜上有名。但实际上,张鹏翮深知其中真正的最大获益者乃是那位噶礼。否则,若不是因为有利可图,噶礼又怎会心甘情愿地帮助这些人去镇压那些因不公而闹事的考生们呢?
且说那噶礼此人,深得康熙皇帝的信任与维护。想当年,其在山西担任巡抚之时,便已劣迹斑斑。据闻,他肆意加收火耗,使得百姓苦不堪言;又常常勒索平民,搞得民不聊生;更可恶的是,他对那些贪赃枉法之徒不仅不加惩治,反倒纵容包庇;至于隐匿灾情不报之事,亦是时有发生。面对如此种种恶行,朝中御史及当地百姓曾屡次对其进行弹劾和告状。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康熙帝竟全然不顾这些指责,始终对噶礼予以庇护。非但如此,那些敢于弹劾噶礼之人,最终反遭康熙帝降罪惩处。
待到噶礼转任两江总督后,其行径愈发变本加厉、肆无忌惮起来。对于那些不肯与其同流合污的正直官员,他想尽办法加以排挤打压,致使众多良臣被迫离去。此次,在江南乡试当中,噶礼竟然胆大包天到公然贿卖举人!此等丑行一经传出,顿时引得江南学子们群情激愤,舆论哗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