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学识渊博,谋略过人
清闲艺术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8章 学识渊博,谋略过人,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清闲艺术家,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学识渊博,谋略过人
既派张辽守合肥,显然胸有成竹。</p>
孙权内心虽有不甘,却深知局势严峻,不得不正视。</p>
他对那人不敢小觑,随即压下怒气,颔首道:“你说得对,那我便带领八万大军前往。”</p>
“待我攻克合肥,定要前往荆州会一会那位苏祭酒。”</p>
“让他知晓,我江东孙氏人才辈出。”</p>
“他的那些计谋,不值一提。”</p>
孙权忽而想到某事,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p>
“唉……”</p>
鲁肃见状,不禁叹气。</p>
他心中隐隐忧虑,却因不通兵法,束手无策,只能静待事情发展。</p>
孙权冷静地命令道:“速往江夏,务必说服刘皇叔出兵夺取荆州。”</p>
“遵命。”</p>
鲁肃拱手告退。</p>
午后时分。</p>
孙权驻军庐江,周瑜则返回柴桑调集兵马,鲁肃则策马疾驰向江夏。</p>
而在江夏。</p>
经过数日安抚,百姓情绪渐稳。</p>
刘备接管了江夏多处城池的防御,特别是夏口,入驻首日便派遣重兵把守。</p>
然而,接手的却是一座空港口。</p>
尽管有所预料,刘备仍感到沮丧。</p>
所幸港口尚存。</p>
他只能从江夏召集船匠和工匠前往夏口建造战船。</p>
此间开销庞大,加之百姓日常所需粮食,刘备从庐江运来的粮草难以维系。</p>
刘备近日愁容满面,忧心忡忡。</p>
此时,在太守府内。</p>
刘备正审阅各地官员上报的文书。</p>
看得越久,眉头皱得越紧。</p>
诸葛亮走进府中,唤了一声:“主公。”</p>
“军师回来了,城里情况如何?”刘备放下文书,揉着酸痛的眉心问。</p>
“平息了几起地痞闹事后,局面总算稳住了。”</p>
诸葛亮略显疲惫,在刘备身旁坐下,浅饮了一口热茶。</p>
“孔明辛苦了,若非你的计策,城里恐怕早已大乱。”刘备感激地说。</p>
自他率军押送粮草进城,百姓便如潮涌入。</p>
彼时,若非刘备迅速决断,局势或将失控。</p>
随后,他耗时半载安抚民众,众人才渐渐散去。夜幕降临,刘备于城内设多处粮仓,低价售粮于民。</p>
殊不知,此善举因民众积蓄颇丰,争相抢购,致使粮价远低于预期。</p>
家家户户推车而至,倾囊购粮,似有耗尽积蓄之势。</p>
棘手之处在于,百姓虽富足,刘备之粮储却有限。</p>
少量售粮尚可维持,但一旦有户购走数月之粮,储备便岌岌可危。</p>
对于数十万人口之城,若户户效仿,其存粮难以支撑。刘备焦虑万分,即刻颁布限购令,每户每日限购一日之粮。</p>
然百姓置若罔闻,抢购热潮不减。</p>
刘备无法分辨购粮情况,不敢贸然停售,恐激怒民众。</p>
情急之下,</p>
刘备采纳诸葛亮之策,依户籍统计,将粮草分予各村里正,由其代收粮款,再按人口分发粮食。</p>
此法虽简化流程,但人心难测,里中贪腐之事时有发生。</p>
刘备闻听百姓忍饥受寒、投诉无门,怒火中烧,</p>
遂下令严惩贪腐者,绝不姑息!</p>
严惩之下,粮仓贪腐现象得以遏制,却在江夏百姓心中留下阴霾。</p>
被处决的里正,既是地方管理者,亦是乡间德高望重者。刘备虽泄愤,却招致诸多不满。</p>
更甚者,此举动摇了民心。</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